以在應天府逍遙地接受百官朝拜,我趙十八就得在這窮躉之地捱罪受苦?天道何其不公也!
趙榛無力地倚在錦座上長吁短嘆,怨天憂人。
突然聽到堂外鼓聲大作,隨即大堂上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體格胖大、頭戴方巾、身著厚實錦袍的圓臉短髭中年男子急趨而進,深深施禮:“臣武翼大夫趙邦傑,參見信王殿下。”
此人正是被趙榛任命為鐵壁關知寨的趙邦傑。此時卻見這位趙知寨面露隱憂,頗為焦燥,顯然是有不妙之事要稟報。
趙榛按捺住重重心事,皺眉道:“免禮!何事?”
趙邦傑深吸一口氣,抬頭沉聲道:“金軍自圍寨之後,已沉寂十餘日,不知何故,今日又要攻寨……哨探已傳來訊息,金軍又派出近六謀克兵力,兵分兩路,備齊攻城器械,分擊南北二寨,現已行到半山。臣請殿下安坐堂中,靜候破敵佳音。”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五馬山告急
十一月二十七,雪已停了三天,雲層裡透出淡淡的陽光,天氣難得晴好。如果是居家過日子,這樣的天氣當然是好,但若是在戰場,就剛好反過來,這是最適合流血的天氣……
分別駐紮在槐水與濟水南北兩岸的金左路軍南、北兩大營的金兵,同一時間接到主將耶律鐸傳達的將令,辰時三刻,將同時對五馬山鐵壁關與朝天關兩寨之敵,發動月末攻勢。於是南、北大營立即紛紛行動起來。
耶律鐸此舉,是出於政治與軍事上的雙重考慮。從軍事上說,圍城最忌悶圍,佔優勢一方,總要不時出動敲打一下敵人,這樣可以保持本軍旺盛計程車氣,同時一點點消磨、摧毀敵人的軍心戰意;而政治上,則是因為中路軍之敗……說心裡話,耶律鐸此前也不太看好中路軍攻天樞城之戰,認為必有小挫,最終取勝必耗費時日,絕難如二位郎君所料那般可一鼓而下。卻萬沒料想到,戰役結束得那般快,而且,還是以前所未見的慘敗收場。
為避免動搖左路軍的軍心,訊息對這邊都是封鎖的,唯有謀克以上軍官才知道中路軍戰敗的情況。不過,大多也只是聽聞中路軍吃了敗仗,退返真定而已。具體是怎麼敗的,敗得有多慘,知者不多。
耶律鐸也是前兩日方才接到比較詳細的戰報,同時還附有右副元帥宗輔的一道指令,要求他最遲在明年開春。拿下五馬山寨。如果兵力不足,屆時會勾抽王伯龍萬人隊一部,前來助攻。
耶律鐸心裡知道,自主持東路軍征剿以來,一向氣定神閒的大帥,也開始著急了。畢竟左副元帥的西路軍、攻略河間的元帥左監軍及南略中原、河東那邊的各路大軍,打得都很順。這樣很自然凸顯東路軍的慘淡戰績,而且據聞那個馬擴還討了幾千救兵,準備北上救援……能否儘快拿下五馬山寨,絕了南朝救援之念。然後與王伯龍萬人隊及真定守城兵力合兵一處,或防禦或攻擊天樞城之敵,就成為了東路軍當前頭等大事。
五馬山寨,已經成為金東路軍的一隻雞肋,而他耶律鐸,卻絕不會輕易棄之。無論如何,都要將之嚼碎!
辰時三刻,南、北大營金兵各勾抽兩、三個謀克兵力,組成三個攻擊梯隊。沿山道而上,展開攻擊。
五馬山南、北兩座山寨。都是這時代很標準的城寨建築:有壕溝、有吊橋、有石牆、有垛口,有敵樓……而金軍攻寨也是常規手段:填壕車、登城梯、雲梯等等。
五馬山雖不及奈何關之險,同樣也不適於擺開大型攻城器具。那些鵝車、攻城木樓、洞屋什麼的。既難造,又難運,更難找到合宜的地形安置使用,所以只好棄之不顧。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金兵還義軍,所剩下的,就只有面對面的肉搏撕殺了。冷兵器時代的攻防之戰。血腥而殘酷,可謂刀刀見血,槍槍扎肉。
耶律鐸用來攻寨的五、六謀克兵力,多數是籤軍,由少量阿里喜僕從兵作為關鍵時出擊的預備隊,更少的數十名女真兵則是督戰隊。可想而知,攻寨主力籤軍。在兵甲上的裝備如何了。
攻擊方裝備不行,守禦方在這方面也好不到哪去。五馬山寨的老底子本就是當地結寨自保的義勇兵,這些人能有一杆帶鐵的槍頭就很不錯了。全靠趙邦傑、馬擴的加入,使五馬山寨增加了官方背景。在調動資源方面要好過不少。然後是信王的出現,使得五馬山寨一夕成名,隱有號令太行的趨勢。各方勢力紛紛來投,也帶來了大量資源。
不過,兵器甲具這樣的戰略物資,誰也不會多。像狄烈這樣,打劫了大宋五分之一國庫的超級土豪,在太行山,只此一人。便是放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