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更雪上加霜的是,包圍太原之後,沉寂多日的敵軍,似乎蠢蠢欲動……這一連串變故下來,整個太原城已亂了。

而狄烈,正是在這樣的亂局下,奔向金肅門。

就在狄烈離開不到一刻鐘,一隊金軍騎兵明火執仗飛奔過來,照得天王堂前纖毫畢現,同時將老槐樹團團圍住。而這隊騎兵為首之人,竟是韓常。

此時韓常不時以手掌按壓左耳,一臉憤怒,雙眼中隱隱有股恐懼之意。當兩名金兵從老槐樹上跳下來,將幾段布條呈交給韓常之時,韓常臉上的表情簡直難以形容,雙手緊緊攥住布條,喃喃道:“都管沒有看錯,當真有人潛伏在此……四百步外,取人性命,悄無聲息……原來,這世上當真有如此神技,四皇子(兀朮)所言不虛,好生可怕的‘兇靈’……好!無論你是何方神聖,既然進了這太原城,我韓元吉與你的殺父滅主的新仇舊恨就一併結算!”

狄烈可沒閒功夫,或者說有那閒功夫也懶得去聽韓常的賭咒發誓。實際上他也沒走遠,就隱藏在暗處等待機會,而這個機會也很快出現。

銀術可離奇而恐怖地粉身碎骨,突合速驚怒之下,又做出看似正確實則錯誤的扣押決定。儘管很快就因天誅軍的攻城舉動而糾正了這個錯誤,但隨著完顏突合速強撐病軀,最終體力透支,再度吐血昏迷,太原諸將已陷入精神恍惚,人人自危,軍無戰心之境地。

當韓常發瘋一般全城大搜捕,亂上添亂之時,太原城第一支逃亡軍隊出現了。有了第一,就有第二、第三……毫無疑問,守軍逃亡路線,自然就是“圍城必闕”的西門。

狄烈自然也就毫無顧忌地從藏身處跳出來,夾雜在潰兵當中,順順當當逃出了太原城。

狄烈出城後並未隨著人潮往前跑,而是倒勾在吊橋下隱藏。他最是清楚不過,前方十里之外的丘陵上,埋伏著天誅軍第三騎兵團整整一個營的騎兵,就等著這一刻呢。黑燈瞎火,刀槍無眼,最易誤傷,他自然不會去湊這個熱鬧。安心呆在這裡,等天誅軍拿下太原,再悠然現身豈不是好。

吊橋下雖然安全,只是無數人馬從頭頂倉惶而過,震動與灰塵令人好生難受,時不時還有金兵被擠得從吊橋兩側摔落護城河中,不斷濺起的河水將狄烈下半身軍褲澆得溼透。

就在狄烈無奈地快要變成落湯雞之時,兩聲微弱的槍聲傳入耳中,狄烈心頭一緊,豎起耳朵——

誰開的槍?

~~~~~~~~~~~~~~~~~~~~~

(本書又多了一名執事“頭疼也不行”,呵呵,很開心!)(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入歧途

狄烈記得很清楚,作為太原攻堅戰的總指揮,他只在西門十里外安排了一營騎兵。這並非獵兵營,沒有裝備任何火槍或鷹嘴銃,只配備了常規騎軍武器,清一色冷兵器。

會不會是在他潛入太原後,楊再興與凌遠、楊折衝更改作戰計劃,臨時派出一隊火槍兵?狄烈暗自搖頭,這更不可能,在夜戰時,除非是守城,火槍兵並不比弓箭手更有優勢。因為黑暗環境下,弓箭手拉弓射箭不會受太大影響,而火槍兵則幾乎無法完成裝填彈藥的步驟。二楊與凌遠絕不會犯如此低階的錯誤。

那麼,開槍的會是誰呢?

砰砰!又是先後兩聲槍響。

狄烈在這一瞬間從槍聲中判斷了兩件事:只有兩個人,而且使用的是兩支鷹嘴銃。因為鷹嘴銃槍管只及火槍的三分之一,二者發射彈丸時,槍聲有明顯的不同,火槍聲音較悶,而鷹嘴銃較清脆。天誅軍中有資格裝備鷹嘴銃的,除了獵兵,就是都頭以上的中、高階軍官。那麼,這兩個人是普通的獵兵,還是軍官?狄烈能確定的只有一點,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不可能擋得住蜂擁而逃的金軍潰兵。

身為天誅軍最高首腦,眼睜睜看著自己計程車兵戰死,而自個卻躲在一旁?這樣的事,狄烈還做不出來。不管怎麼說,能夠挽救,還是儘量挽救這兩名勇敢的軍士。

狄烈像長臂猿一樣,雙手交替抓住吊橋下的木格。挨近橋邊,兩臂一縮,翻身而上——剛登上橋面,差點被洶湧而來的漬兵衝撞倒。狄烈這下火大了,發力運氣,左衝右突,猶如一頭公牛闖進集會的人群。金兵紛紛驚叫墜河,狄烈則勢如破竹衝過吊橋。

從槍聲來源看,應該是從西南面傳來的,因此狄烈毫不猶豫一路碰撞。劈波斬浪般開出一條血路。於是。他看到了槍聲來源——兩個背靠背,手持鷹嘴銃,臉色蒼白,溼發貼額的女兵。而她們周遭。圍著一群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