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荀目瞪口呆看著一百八十度轉彎的杜充,說不出話來……也的確無話可說。
……
七月十六,宗穎奉命出城,代表東京留守府,正式與天樞城談判。天樞城一方,則派出知濟南府馬擴,與之洽談。
與此同時,開封府下屬十六縣及其餘堡寨各留守司軍兵,包括駐滑州之八字軍,均收到以東京留守、副留守、開封府通判(宗穎新任之職,由杜、郭二人推薦,並報請揚州行在請準)聯名署印的文告,要求各軍自守本城,嚴防金軍,內亂之事已平,各軍嚴禁私自插手,違令者以作亂論處。
事實上,駐守在十六縣與各堡寨的留守司官兵,根本就不想趟這渾水。比如當初李橫、李忠圍攻黑陽山之張用時,毗鄰的陽武城守軍就沒有參與,只是為二李軍兵提供食宿便利而已。因此文告一下,各留守司軍兵本在猶豫觀望的心思一下穩了下來,按兵不動,偃旗息鼓,坐視城外各路義軍被那支虎虎生風的大軍,一一收編整合。
天誅軍兵臨城下。坐困愁城的杜充終於讓步,讓出了河北義軍的收編權,同時擺出了和平解決事端的態度。而這也正是狄烈所要的結果,他既無足夠的實力、也無充足的時間、更缺乏足夠的理由來圍攻東京。他所要的,就是這幾十萬人而已,既然杜充給了,他自然也就不為己甚,見好就收。
從十六日開始,整個京幾路都處在一片繁忙之中,齊聚東京的天樞城各文武將官都在忙碌著。傅選以張榮大軍為後盾。在張用、李寶、李貴、丁進等劫後餘生的義軍首領的協助下。全力整編重創後混亂無序的河北義軍;馬擴則與宗穎加緊談判程序;張銳則領五百兵駐守萬勝門,保持對汴梁的壓力;狄烈則攜趙梃與一隊獵兵,分別拜訪十六縣及諸堡寨的留守司官兵,當然。還有滑州的八字軍。
五日之後。成果頗豐。
傅選的收編行動很順利。不得不說。杜充這次對河北義軍所下的狠手,是壞心辦好事。河北義軍中,最大的兩股勢力。王善與楊進,包括他們手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親信頭目,盡數被戮,兩寨高層,被清洗一空,權力出現極大真空。這個時候,誰掌握了這兩大勢力的領導權,誰就能重新培植骨幹,徹底洗牌,將王、楊二人的影響力抹去,把這兩支大軍,完完全全掌控在自己手裡。
收編一支軍隊,無非是“恩威並施,權利並濟”這八字決而已。天樞城對河北義軍,有挽狂瀾於即倒的再造之恩,亦有半日破三千敵之威,至於權與利方面,更是在早前王善與楊進尚建在時,就認可了的。所有條件都具備了,收編自然就水到渠成,順暢自如。
雖然在此役中,義軍士卒損失過萬,百姓死傷也達數萬之多,但付出這樣的代價,換來一個迅速而徹底的合併機會,還是值得的。
狄烈親自出馬,儘量遊說留守司官軍,趙梃也亮明國公身份,現身說法。不少留守司官兵,自宗相去世後,對杜充心懷不滿,聞知太原利好之局面,兼之又是皇室正朔所在之地,心動者不在少數,有意隨河北義軍北遷。狄烈也向王貴、徐慶丟擲了橄欖枝,這二將自打目睹了天誅軍獵兵汴河殲金兵,又僅憑二千餘軍兵,就將東京鬧了個天翻地覆,也是心嚮往之,只是還有一樁事未決——大哥岳飛是什麼個意思?
如果岳飛留在太原,王、徐二將自然二話不說,帶著閤家老小就北遷。但若岳飛只象宗穎說的那樣,半載之後,就輪換回來,那他們這麼做,就違背了嶽大哥的意願。所以王、徐二將表示,此事未可立決,須等嶽大哥回信再說。
狄烈表示理解——在自己的重點“關照”下,岳飛肯定回不來了。所以,王貴、徐慶北上太原,也是遲早的事。
八字軍那邊,果然不愧為王彥的死忠,統制以上的高階將領,無一願歸附。但部分統領、副將及軍兵,卻對天誅軍擊潰桑仲、二李大軍後,並未趕盡殺絕,反而及時給予救助,並且俘虜也不加虐待,更放歸滑州之舉,表示感激。覺得在八字軍中呆下去沒有希望,遂轉投天樞城。這部分約有千人,加上家眷計三千人眾,人數不多,卻是一個風向標。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八字軍將士終有一日,會意識到誰才是真正的可靠選擇。
這邊收編義軍官兵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那邊談判的程序,也接近收尾。天樞城方面要求不算太高,馬擴又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外交家、談判老手,自然也就為天樞城爭取到相當不錯的結果。
東京留守司方面,同意河北義軍全部透過滑州黃河大橋北上,並提供數十萬北遷軍民一月基本口糧,同時提供部分車輛、騾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