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準……感覺差不多時,驟然屏住呼吸,用力扣下板機——

砰!一聲震響,藥室與槍口處同時冒出刺眼的火光,並騰起黃白色的煙霧。

狄烈大叫一聲,差點沒將火槍扔掉,不斷用手揉搓著雙眼——真是該死,這火光與煙霧對人眼的刺激太大了,猝不及防之下,當真不好受。

一旁的周德旺與魯大成俱是頭一回看到這種又是放煙、又是冒火、又是發響的武器,下巴差點都掉地上了。過了好一會,魯大成吃吃道:“那個靶子、那具皮甲,當真、當真破了……”(本站。。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qunshuyuan。

第九十二章 改進火槍

狄烈放下火槍,快步跑到靶子前,清楚看到皮甲右胸處破開一個大洞。伸手撥開碎甲,可以看到彈丸深深陷入木靶中。狄烈用匕首將鉛彈挖出,鉛彈已經完全變形。

狄烈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效果不錯,的確跟印象中的前裝火槍差不多。只可惜,滑膛槍就是滑膛槍,由於沒有膛線,彈丸出膛後沒有形成穩定的彈道軌跡,命中率並不令人滿意。狄烈之前可是瞄準靶子正中位置的,結果卻擊中了皮甲的右胸,足足偏差了一指距離。

狙擊手、五十米射距、偏差十厘米。真不是一般的丟臉啊!不過考慮到是首次使用,又是古老的滑膛槍,加上煙火刺激……種種因素制約之下,這個成績也勉強能接受了。

試槍繼續,標靶換上了鐵甲,距離不變。

這一回狄烈有經驗了,開槍的一瞬間,眼睛眯成一條縫,用眼睫毛最大限度降低了煙火的刺激。饒是如此,數槍之後,雙眼還是被濃煙薰得酸澀難受。

第二槍,三十步距離,毫無阻滯地擊破鐵甲,鉛彈嵌入木靶中。

第三槍,標靶移到五十步(八十米),彈丸依然貫穿了鐵甲,但命中率大為下降;目標本是胸口,結果打到了下腹。如果是射擊靶的話,相當於打了兩環。

第四槍啞火。

每五槍,標靶移至七十步(超過一百米),彈丸嵌入鐵甲中,未能洞穿。

這時狄烈稍停了一下,取下通條清通了一下槍管,將黑火藥的殘渣倒出,然後再繼續。此後一連數槍,都是同樣結果,其中有三槍還脫了靶。不過在換上皮甲之後,即便在八十步,也能給予皮甲後面的木靶以殺傷。

連續打了十二槍之後,狄烈停止射擊,輕觸了一下槍管,很燙手,但應該不至於太影響裝藥。不過照這樣的情況下去,最多打到二十槍,必須用蘸水的溼布降溫,否則容易引起火藥自燃。

試槍的結果,狄烈得到了以下初步資料:一、火槍的射擊距離,最好不要超過八十步。雖然即便超過了八十步,依然可對著皮甲的目標以殺傷,但命中率卻低得可憐。似他這般嚴格訓練、不知用多少子彈喂出來的狙擊手,在這個距離上也只是五發二中,餘人可想而知。二、火槍的穿透性不如弓箭,一石以上的硬弓,在八十步仍可射穿鐵甲,但是鉛彈的傷害力卻遠遠高於弓箭。

古代戰場上常常會出現一種令今人匪夷所思的現象:一名身披重甲的武將,身上插了十箭八箭,卻能渾若無事的指揮、衝鋒。這就是因為弓箭的穿透力雖強,但對人體的傷害卻低。這就像抗戰時期小日本的三八大蓋一樣,這種槍穿透力很強,捱得近的話,可一槍穿倆。但是傷口就是一個小洞,負傷了還可以忍痛繼續戰鬥。養好了傷之後,依舊活蹦亂跳。

可是鉛彈卻不一樣,要麼就是打不穿,但一旦打穿護甲,射入人體的彈丸就一個勁地橫衝直撞,把五臟六腑攬得一團糟,瞬間就足以令人喪失戰鬥能力。這在現代的彈道學中,稱之為“空腔效應”。

小小一枚幾克重的廉價彈丸,效果遠超十幾二十支箭矢——換一個角度看,打一槍,僅僅是用食指扣動一下板機;而用一石硬弓連射二十支箭,射手基本上脫力了,可以退出戰場了。這樣的價效比,哪個更划算,還用多說麼?

最後一點,火槍射擊時冒出的煙火——尤其是接近臉部的藥室冒出的煙火,對眼睛的刺激與影響很大。事實上,狄烈後面打的十槍,基本上是“盲射”的。也就是先瞄準好目標,在開槍的一剎那閉上雙眼,憑感覺射擊目標。…;

狄烈並不知道,在歷史上,西方國家的軍隊在使用滑膛槍時,士兵們也曾為同樣的問題所困擾。長期強光濃煙刺激,使一些士兵最終雙目失明。以至後來士兵們射擊時,都是閉著眼或將頭偏向一側,壓根不做瞄準動作,這也是滑膛槍命中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