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7部分

宋皇復仇。

狄烈復仇,天經地義,趙佶可是他貨真價實的老岳丈。女婿如半兒,岳丈如半父,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興兵理由了。就連金國也不得不承認,狄烈有問責報復的權利。

只是,金國有可能答應這苛刻到極點的條件嗎?想都不用想,絕不可能!

狄烈也不指望,甚至不希望金國答應,所以,他前一刻將最後通牒交付燕京,後一刻,立即下令,北伐總動員。

北伐與南征,所選的時間正好相反。

金軍歷次南侵,必在九月,秋高馬肥,氣候轉寒,最利作戰;而後,次年四月,天氣酷熱、軍力疲憊之前,必定北返。

天誅軍北伐,則正好反之,必須在四至五月間啟動作戰,然後在年底以前結束,否則寒冷的天氣,將成為比金兵可怕百倍的敵人。

天誅軍中絕大多數南方將領,或許並不瞭解這一點,但軍校出身的狄烈豈能不知?對一支遠征軍而言,最可怕的不是敵人,而是氣候。拿破崙、希特勒,這些歐洲梟雄,無一不是在人生的最巔峰時,慘敗在西伯利亞寒流之下。

寧可熱戰,不可寒戰,這是北伐的總原則。

四月中,天誅軍全軍縞素,在六百里戰線上誓師北伐。

天誅軍主令,即日成立北伐集團軍,下轄第一整編師、第二整編師、第四整編師、渤海師、天波師、秦鳳軍、獵兵營、警衛營,合計十六個旅、六個營(天波師四個營),共六萬兵馬。這是純粹的戰兵與輔兵,如果再加上天樞勢力與秦鳳路、南宋等支援的役力長夫,全軍超過八萬人。

北伐集團軍統帥:天誅軍主狄烈。

次帥:楊再興、何元慶、關忠勇、張榮、關勝、曲端。

總參謀長:凌遠。

副參謀長:趙能。

作戰目標如下:

西北線,第四整編師與秦鳳軍五個旅,合計三萬人馬,即日出雁門關,兵分三路,包圍應州、朔州及武州。拿下三州之後,合兵攻取西京雲中府。雲中府一下,則西北局勢大定。

北線,第二整編師,出長城,取飛狐、靈丘,最後攻取蔚州,截斷金國西、燕兩京的聯絡,並從側翼威脅兩京。

東北線,第一整理編師與渤海師聯合,拔除幽雲十二州中,兵力最強,防守最嚴密,地勢最緊要的幽州燕京!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奇兵,必須用上——天波師、獵兵營。

五月初三,涿州,州衙正堂之上,狄烈正與凌遠、趙能及一干參謀,研究地圖、擺放沙盤、兵棋推演,整個正堂被當做作戰參謀室,氣氛緊張激烈。

門外傳來衛士的通報:“稟軍主,張師長、韓將軍、梁指揮使,奉命來到。”

狄烈將手上炭筆往桌案一扔,笑道:“來得挺快,好,請進來。”

進來的三個人,個頭最高最壯的是天波師長張榮;身形矯健、面目精悍的是獵兵營指揮使梁興,至於中間那個體魄雄壯的魁梧大漢,竟是韓世忠!

沒錯,韓世忠也來了。

在趙七登位之後,已按照與狄烈的協議,將王彥、李綱、韓世忠、宇文虛中家眷等全部移送東京。

韓世忠在沉寂了近半年之後,在天波師將領龍旭與鄭渥的盛意延請下,終於同意出任天波師副師長一職,並出面收攏當日黃天蕩之戰中被打散的官兵舊部。月餘之後,收攏舊部二千餘人,加上原楚州軍趙立舊部,合計五千餘人。正式併入天波師。天波師,終於突破萬人大觀。

北伐,如此榮耀之戰,韓世忠焉能錯過,堅決要求北上參戰,經天誅軍主狄烈批准,同意參戰。

相比韓世忠,王彥則要犟得多,對東京軍事長官張立的幾次三番邀約,始終未肯出山。不過。近日傳來訊息。因趙佶之死,引得這位宿將動了真怒,不請自來,親自請纓。要召集原八字軍舊部。參加北伐。

張立喜出望外。當即將早已經過天誅軍主狄烈,批准核發的文誥官身呈送之——東京副留守、八字軍都統制。

王彥出山了,但他召集舊部可不像韓世忠那麼容易。韓世忠召集的是被打散的軍隊。而王彥的八字軍,早已分散併入南宋各軍中。他要在天波師與保密局密探的協助下,前往南宋的長江防線各軍營中挖牆腳。這項工作一時半會沒法完成,希望他能趕在北伐成功之前,率軍參與進這光榮的一戰中吧。

狄烈是第一次見韓世忠,對於這位在黃天蕩之戰中困住兀朮,為天波師全殲金東路軍主力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戰將,心存敬意。在另一個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