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五馬師軍官,是否參與此事,不得而知,但就憑著他們與趙榛的親近,就必須拿下,革除軍籍,以防萬一。
早在建炎二年,傳國玉璽事件之時,就有不少宗室與官員士子跳出來,認為應將玉璽送還建炎朝。結果弄得狄烈很被動,之後一直雪藏玉璽,都不怎麼敢用。從那時起,保密局就開始設立黑名單,阿術一手主抓負責,為文武官員及宗室設立評價等級。
這個星級評定,是由狄烈親自擬定的,共分五級,由五星到一星:五星最忠誠、四星亦可靠、三星算中立,二星以下,居心叵測,拉入黑名單。
星級評定的方式,由阿術動用保密局密探,透過收買、用間、監視等手段,大量收集文武官員與宗室們的言行舉動,彙整合材料,然後初審評定。之後,將初審評定並附上精選出的材料,一併呈交狄烈終審。最後由狄烈定下每一位武將與官員的最終星級。
如此一來,狄烈對天樞勢力中所有文臣武將與宗室的忠誠情況,以及個人學識能力瞭然於胸,並且據此在任免官員、升降武將時,做為重要指標引數考量。這才保證了在天樞勢力的重要崗位上,多為對狄烈忠心且有能力的可靠將官。
這個星級評定,屬最高機密,若大一個天樞勢力,能接觸到這個核心的,唯有狄烈、阿術及保密局寥寥幾個負責初審的官員而已。
在這個評定體系中,天誅軍九成以上的武將,都得到了五星評定,其中包括趙梃;趙能為四星;趙邦傑最初為三星,近期升至四星;其餘岳飛、王貴、徐慶、關勝、折彥文、張用、丁進等人,亦由三星升至四星。西軍諸將帥、晉寧軍、折家軍、陝州軍、王屋山寨亦正式開始納入評定。
文臣方面,就比武將遜色多了,得五星者不及一半,多以早期追隨者為主,譬如張角、侯方鏡、劉二平、王友植及軍工司那群大匠;四星亦不少,陳規、馬擴、趙偲俱為此類;三星最多,天樞勢力中,這類官員及宗室為主流。狄烈強勢,他們自然乖乖的;狄烈倒了,他們也會順風倒向新勢力。二星以下官員,就是這場清洗的重點。
評定為二星的宗室與官員,或多或少,都曾在公開或私下裡表示過對狄烈、對天樞勢力的不認同;評定為一星的宗室與官員,更有公然指責狄烈“目無君上”,並且強烈反對狄烈封王。
宗室人物裡,原濟王趙栩、永安縣公趙儆、項城伯趙供等人,便屬此類;其中信王趙榛,更是一星級人物。這些人,都屬於保密局重點監控的人物。趙榛在皇宮活動時,密探無法進入監控,故而未能掌握他的行蹤。而趙榛被監控了近一年,再笨也能察覺到,故而在行動當夜,猝然發難,與僕役小廝一起,將監視他的密探擊倒。
由於狄烈大婚,長安城聚集了天樞勢力內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文臣武將,這使得保密局的工作量劇增。人手短缺,顧此失彼。結果等保密局發現這密探失蹤,費好一番手腳找到密探屍體時,一切都已晚了……
在八月份時,狄烈曾下達了可自由返回南朝的開禁令,二星以下的宗室與官員,甚至包括部分三星官員,大部分選擇離開天樞南歸。但無論在什麼時代,總有這樣的人——不認同你的理念,不認可你這個上司。卻又舍不下手裡的飯碗。該走不走,怪話不斷,最終成為一鍋好湯中的老鼠屎。
狄烈給阿術下達的命令非常明確:不擴大、不株連、不枉不縱、有禮有節,將二星以下的老鼠屎一鍋端。正好。名單上大多數人正齊聚長安祝賀。都不用緹騎四出。直接拿人就行。
這群上了黑名單的傢伙,那個沒有一屁股的屎?保密局的檔案室裡,隨便都可以抽出一沓沓這些人曾經攻擊狄烈本人與天樞城政策的罪狀。只是大宋向來不因言獲罪。天樞勢力也講究言論自由,缺乏一個適合的籍口,不便動手而已。
如今,趙榛刺王事件,正可成為清洗天樞政壇的最好籍口。
先從與信王有關的二星以下宗室與官員下手,所有平日對狄烈不滿的言辭,在這非常時期,全部成為心懷怨望、圖謀不軌的證據。罪證上交,引起淵聖皇后與軍方的極大憤概,朝野上下,極力要求嚴懲不貸。
保密局趁熱打鐵,不斷將範圍擴大,網越收越緊,逐一將二星以下宗室官員全部囊括進來,一網打盡。僅僅只用了五天,就完成了狄烈要求的“大掃除”。最難得的是,沒有引發朝局與軍隊的大動盪,甚至連長安城都沒戒嚴,百姓生活如常,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放在過去任何一個朝代,象這樣滿城抓捕近百名官員,早已鬧得滿城風雨,觀者如潮,人心惶惶了。而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