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到登州。但是我卻不想派出精銳遼東軍跟女真人硬拼,朝鮮跟遼東隔著個渤海灣,從6路進兵的話,至少要等到遼東軍佔領瀋陽。如果能行的話,那我就不用救援朝鮮,而是直接滅了女真。剩下的一路只能是走海道,我已經下旨給田家,讓田懷彝運糧到江華島。但是要不要再派兵去朝鮮,進行登6戰呢?這個是我一直猶豫的地方。
誠然,從海路派兵去朝鮮作戰,能夠更直接的挽救朝鮮的危機,但是從何處調兵呢?海上登6安全嘛?現在我手頭上能夠打的隊伍除了遼東軍就是京師三營,然而這兩支人馬都是不可能派出去朝鮮的。而其他衛所的人馬要麼戰力不行,要麼就是路途遙遠,等他們集結派到去朝鮮花兒都謝了。再者就是我心疼國庫開支,女真入侵朝鮮導致我已經損失了田家的貿易利潤,遠距離調兵只會讓我的國庫開支大大增加。而且我軍在朝鮮登6後,可能找不到城池駐守就要面臨女真人的進攻,即便找到了城池,朝鮮的小城跟寧遠、錦州這樣的城池沒得比,如何抵擋得住女真人,那麼我派兵就無異於以短攻長。這還不考慮遠距離補給等等,就已經讓我覺得會存在諸多問題。推演了許久,我心中已經傾向不派兵。
雖然我這麼想,但明顯臣下們不是這麼想的。
朝鮮的使者來京師沒有多久,大臣們除了兵部、內閣,其它各部都幾乎已經上奏摺奏稱大明應該派兵援朝。不僅是因為朝鮮是大明的藩國,道義上要派兵,從戰略上而言,朝鮮被女真人吞併對大明極為不利,因此大部分的臣子們都認為大明應該援朝。
看了這些奏摺,搞得我一夜難眠。畢竟朝鮮幾百萬人,這是一個巨大的資源。記得後世倭國人入侵東南亞的計劃,也是從佔據朝鮮開始。現在女真人佔據朝鮮,我不得不慎重。為了穩妥起見,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召見孫承宗進宮商議。
孫承宗看了其他大臣的奏摺也是一臉凝重,他皺著眉頭想了會才啟奏道:
“皇上,微臣以為朝鮮之兵不可派!”
“哦,孫愛卿細細道來!”我見他的想法跟我一致,心中不由大喜!
孫承宗看到皇上喜動顏色,知道對了皇上的脾胃,說話就直接起來:“微臣斗膽敢問皇上,如果現在袁崇煥領著遼東軍跟女真人野地決戰,皇上以為勝算幾何?”
我沒有想到孫承宗會問這個問題,思慮了一下答道:“嗯,野地決戰並不是靠人多,女真騎兵若用得好也可以少勝多。我大明輜重繁多,糧草又靠後方供應,如糧道被毀,則會敗於敵手。遼東野地茫茫又極利於騎兵騷擾,而我關寧鐵騎剛受損,野戰大明並無勝算。”
“皇上所言極是!”孫承宗將奏摺躬身遞迴給身後的小太監後道:“諸位大臣都認為要出兵救援朝鮮,臣以為此舉勢必要陷遼東軍於困境。眾人只知道女真人派出三萬大軍入侵朝鮮致使瀋陽空虛,卻不知道女真人騎兵調動迅捷。他們打朝鮮,從瀋陽出到攻下王京不過一個月,如果是輕騎則更為快。而我大明調集人馬出,沒有半個月只怕都難以成行。大淩河到瀋陽數百里路,我明軍走在途中,女真人便已集結回大批人馬,最終仍舊是在野地決戰。所以臣以為救援朝鮮之兵不可派,圍魏救趙之計也不可行!”
“愛卿言之有理,不過”我心中還是有些憂慮,畢竟坐看朝鮮被滅也不是我所希望的。
孫承宗自然明白我的心思,他微微一笑道:“老臣有一法子可解皇上之憂!”
“哦,快快道來!”
“皇上,圍魏救趙之計不可行,但是用兵向來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若皇太極知悉我大明要乘虛攻打瀋陽,朝鮮的人馬自然會撤回。待他人馬集齊,而我軍卻是虛攻,朝鮮之危可解,而我軍也無需跟女真人野戰。”
我聽了孫承宗的話不禁皺起眉頭來,他的計策不是不行,但是聽起來好像操作係數很大,畢竟這個時代不是後世,可以透過無線電進行通訊,什麼時候假打,什麼時候撤退都要把握好,否則不僅是假戲真做,而且會將整個遼東軍陷了進去。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算用計把女真人騙退了,女真人如此迅捷的快攻,皇太極又一次入朝劫掠,那又當如何?!這個問題我直接拋給了孫承宗。
孫承宗也沒有想到一個很完整的辦法,只是大略提道:“皇上,只要女真人撤退,那麼朝鮮則可以緩一口氣,重新建立防禦。朝鮮堅壁清野,我大明援以火器,只要女真人得不償失,自然不會再找朝鮮人的麻煩!鹿善繼在遼東多年,老臣相信他會有處置的方略!”
聽著孫承宗的意見,我將所有問題集中思考了半晌後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