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我為我們白水潭學院有你這樣學生而驕傲……但是,這個成績將做為機密被儲存起來,你可以繼續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與試驗,沈歸田會給你提供協助。但是希望你不要向任何人洩露你的研究內容與成績。”石越一臉嚴肅的叮囑。

“石山長,您放心。”趙巖處於極度的興奮之中,絲毫沒有問為什麼。

“今後你的研究程序,可以向沈歸田報告,他會直接向我反映的。不管兵研院換了誰來主事,這個章程不能亂。這件事你能理解嗎?”

“我明白,山長。”沈括的去職,讓兵研院的人心裡都很不爽,可以說凡是進兵研院的學生,都是對石越非常崇拜,對沈括相當尊敬的人,他們只是不願意參預政治,可是《汴京新聞》還是會讀的。

趙巖所不知道的,是同樣的要求,透過不同的人的口中,傳給了兵研院白水潭系的所有研究組的核心人物。不過他出色的成績,讓他有了與眾不同的待遇——石越親口向他提出了這個要求。

第一卷《十字》 第十節 呂氏復出(上)01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07…11…16 8:30:07 本章字數:6202

事情總有其兩面性。

——石越

熙寧五年閏七月,浩浩蕩蕩十輛馬車,幾十個行人走在通往東京汴梁南薰門的官道上,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騎著馬走在車隊的最前面。他身著一襲白色的長袍,頭上戴的是黑色的烏紗幞頭,削瘦白皙的臉龐上,一雙細細的眼睛炯炯有神,留著三縷美須的嘴角略帶微笑,左顧右盼之間,神采流轉,加上跨下的白馬,實是個俊逸的美男子。同樣騎著一匹白馬,緊跟著這人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路人們從這一行人的規模與氣勢來看,就知道肯定是官宦人家舉家進京。

中年人打量著南燻門外官道兩邊,只見兩邊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書店……商店門樓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各色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和汴京城內城的繁華比起來,亦是毫不遜色。他臉上不自覺的露出驚訝的神色,停住馬嘆道:“履善,我等不過離開京師三年,這裡的變化竟然翻天覆地,真讓人吃驚。”他叫的那個人,正是熙寧三年與唐棣、柴氏兄弟等人同榜進士,外放晉江判官的陳元鳳,這次是推行新法有功,治所內賦稅與戶口都有增加,回京敘職,眼見就有提升。而和他說話的中年人,就是居喪三年的呂惠卿,外號“護法善神”,新黨中深受王安石器重,被皇帝稱為“今之賢人”。呂惠卿是晉江人,居喪間和陳元鳳相交甚歡,這次正好順路,就相伴返京。兩個人離開京師,都差不多有三年了。

陳元鳳也勒住馬頭,感嘆道:“老師說得不錯,京師的確是日新月異。”因為呂惠卿是他中進士那一年的考官,私下裡,他稱呂惠卿為老師。

二人卻不知道,這南城的南薰門外到西城的萬勝門外,之所以一片繁華景象,短短兩年多時間就變得堪與汴京城的內城相比,完全是因為在這一段的中心,有一個規模空前龐大的白水潭學院,還有一個白水潭兵器研究院和負責警戒的一千名禁軍,而《汴京新聞》的報館,桑氏印書館的白水潭分店,亦在此間。僅以白水潭學院為例,在校學生已近萬人,大部分學生都有書僮,以平均每個學生一個書僮來計算,就有近兩萬人口。再加上延請了數百名教師以及家眷,還有許多赴京趕考計程車子,來京遊歷的學子,為了貪圖方便與節省,也儘量住在白水潭附近,白水潭的人口單就這一項,就已經有三萬多。如果加上其它種種,人口已在十萬有奇。雖然白水潭村依然固執的保持著自己的農業化,但是在中心區的一片田園之外,卻不可避免的興建起大量的服務性店鋪。而隨著白水潭學院區的房價慢慢變得幾乎和可以趕上潘樓街,這些旅店就自覺地向外擴張,竟然一直延伸到了南董門和萬勝門附近。現在朝廷已經在討論開封的城牆是不是要向外擴建,把這一片繁華區納入保護之當中,如果不是因為朝廷在西北用兵,導致財政緊張的話,只怕早就開始建新城牆了。

從南薰門和萬勝門開始,有幾條水泥馬路在城外連結戴樓門和新鄭門,一直通往白水潭學院,沿路兩邊,在還顯得瘦小的樹木之後,各種店鋪都如雨後春筍般豎立兩旁,這些房子與汴京城的不同之處是,大部分都是紅磚水泥結構。白水潭學院在九月份即將迎來第三屆學生,估計可能高達一萬人。而桑充國在開封城的百所義學計劃中,在白水潭區的就興建了十所總計三千人的規模,分散在從南董門到萬勝門的九十度角區域。一片市鋪的叫賣聲中,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