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說劉備、諸葛亮等人引大軍趕來。
黃忠遂引眾人入城。來到府衙大廳,劉備帶眾人落座。黃忠使高沛引董承入內,與眾人介紹:“此乃國舅董承是也!昔日董卓之亂,隨楊奉居於扶風。”
董承遂與眾人見禮。
劉備言道:“今日我軍攻克扶風,又得徐公明、李樂、胡才、韓暹四位投誠,可喜可賀。我當陳表呈於兄長之處,為四位謀個出身。然國舅之事,尚需奏明兄長,方知公的去向。還望國舅見諒。”
是夜,劉備大擺宴席,慶功眾將,鎬賞三軍。
第200章 守扶風劉騫遣將,做先鋒徐晃驅兵
第200章守扶風劉騫遣將,做先鋒徐晃驅兵
上文書講到諸葛亮請出黃忠兵出秦州,趁著楊奉大軍與自己對峙之機,扶風空虛,佔取了扶風。又借楊奉回兵之際,前後夾擊,滅了楊奉,得了徐晃、李樂、胡才、韓暹四將,更有國舅董承。劉玄德當即陳書遞表,使人呈報給兄長劉騫。
不日,劉騫來書:“玄德吾弟:汝首戰告捷,兄心甚慰。吾知此役孔明之功不可沒也!待賢弟功成之日,一併賞賜便是。徐晃世之名將也,與文遠、宣高同名,不可慢待。為兄使其隨賢弟左右,趁此戰之機,謀取戰功,再做封賞;李樂、胡才、韓暹三人暫歸徐晃所轄便是。提高沛之兵將納一半入你所轄,將扶風之俘虜一分為二,一半隨你軍隊同徵同練,一半由黃忠、高沛帶回秦州融於我軍之中。賢弟辛勞之餘,切記休息。為兄在成都靜候佳音!然,國舅於此,須賢弟轉告之,天子於許都守難與否,無人得知。若國舅心繫國家,望其趕入許昌以尋天子為由,投靠曹賊以為應。兄劉騫執筆。”
劉騫讓劉備取高沛兵一半,並未言明歸屬誰的名下。劉備雖揣度出來,是為了給徐晃積蓄班底所用。看了看徐晃,他知道還要等到時機,遂言道:“公明,主公聞之汝投誠,甚是高興。主公言:徐晃世之名將也!汝之名早傳主公之耳也!汝便隨吾等討伐張濟,李樂、胡才、韓暹你三人依舊隨公明左右。謀得戰功,一併封賞!”
四人謝恩。
劉備對黃忠言道:“漢升大哥,此番汝出兵神速,首見其功,如今以報給兄長,相信不日兄長便將賞賜下至秦州。如今功成,我等尚需兵進長安。此處尚需公陳兵駐守。”
黃忠言道:“即日便調鄧賢率其麾下師部前來鎮守。”
見黃忠接下防守重任,劉備又對董承言道:“國舅大人,你我都是皇親國戚。然天下紛亂,天子連移宮闈,使君臣不得相見,逆賊多有把持朝政。吾兄讓吾轉告國舅,天子是否受難,吾等皆不知曉。若國舅心繫國家,望其趕入許昌以尋天子為由,投靠曹賊以為應。不知國舅以為何?”
董承其實早想到皇帝身邊,看看皇帝現在過得如何?另一方面他也想成為何進那樣的有權勢之人。聽到劉騫欲使他作為內應,他低頭沉思片刻,說道:“我有訊息如何傳出?”
“此事到不用國舅擔心,到時候自然有人會找到國舅的。”劉備神秘的說道。
董承見其不肯說,知道問也白問,遂應承前去。
次日,董承在劉備、諸葛亮的安排下,帶著百十餘名扶風投誠士兵假扮的侍衛離開了扶風,朝著許昌而去。
黃忠、高沛帶著自己的部隊返回了秦州;劉備使成廉、宋憲、周倉帶著老兵與徐晃一起對高沛留下的那一部分士兵與扶風投誠士兵盡行融合訓練。
休整了兩天之後,鄧賢帶著自己的師部來到扶風,與劉備進行了交接工作。交接完成後,劉備引領十萬大軍往長安進發。
再說張繡留下楊定鎮守虎牢關,遂引軍七八萬徑往長安奔來。這一日,忽聞信報:“扶風失守,大將楊奉喪命。楊奉部將徐晃、李樂、胡才、韓暹皆率兵投降。”
張繡聞言大驚,遂傳令三軍加快行軍速度,派人前往長安通知張濟,徑直朝著咸陽城而去。正值劉備在扶風等候鄧賢師部之時,張繡引大軍進駐咸陽。咸陽太守崔泰出城相迎,倍說扶風之戰況。
崔泰這些日子可是嚇得夠嗆,本想出兵救援,然其城內守軍不過兩萬,全城武將只有一人乃是其弟大將崔勇。人都有私心。尤其是士族大家中的公子,崔家在咸陽是個大族,崔泰父親正是當代族長,其下有子:崔泰、崔勇二人。你說崔泰派出崔勇去增援扶風,能夠說服他的老父親和母親嗎?
是故,在張繡面前,崔泰倍說黃忠突襲扶風之神速,又說楊奉之武斷,兵敗之頹委。張繡不明就裡,自然相信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