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3部分

太子點了點頭:“這樣很好。康南那地方,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個太平之地,實際上,底下也有不少暗湧呢。”他看向柳東行:“南下赴任要做些什麼準備,你都清楚吧?康城一帶的風土人情,不用我說,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你的履歷上寫,你本是康城書院出身,在那裡待過兩年,然後才棄文從武的。我問你,你既在康城住過,那康王府……你可知道?”

柳東行頓了一頓:“末將雖在康城讀過兩年書,但日常居住都是在書院之中,偶爾往市井一遊,對康王府所知不多,不過是道聽途說罷了,不過據昔日舊友所提,言道自打康王爺去世後,康王世子進京,康城的王府便日漸敗落,如今已經是明日黃花了。”他猶豫了一下,抬眼看向太子,小心探問:“末將曾聽聞,康南駐軍所,本是為了轄制康王藩地而設,不知太子可是……有所吩咐?”

太子嘆了口氣,有意識地壓低了聲音:“不瞞你說,康王叔去世後,父皇便將世子召進宮中撫養,直到前不久,世子年滿十四周歲,方才出宮建府。但他年紀小,又少不經事,素來都是胡鬧慣了的,父皇擔心他回康城去,不但無法治理好藩地,反而會惹事生非。你也知道,康城北邊的平陽、平陰,去歲才出過匪亂,眼下正是安撫民心的時候,可不能再出什麼妖蛾子了。故而父皇與我問過康王世子的意思後,便給他封了個閒爵,讓他繼續住在京裡,有我們皇家照應,隨他玩樂就是了,等他日後懂事了,看他的志向再作安排。至於康王府,便收歸朝廷管轄。”

這話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但柳東行卻心知肚明,康王府的藩地算是被削了。天下藩王眾多,獨康王一系無人可支撐大局,勢單力薄,自然是頭一個被削的,不過康王世子也算是有個好結果了,至少是無驚無險地得了爵位,將來也依舊安享富貴太平。

但這話柳東行不能明說,只能應道:“這是世子的福份,能得聖上與殿下照應。”

太子苦笑一聲:“景深是在宮裡長大的,就跟我弟弟一樣,我怎能看著他為難呢?只是……他雖是個胸無大志又天真直率的孩子,卻止不住從前的康王府一系,有人不甘心就此沉寂。你在康城住了這麼久,不會不知道康王府在當地的勢力有多大吧?”他看向柳東行,眼中有著試探。

氣氛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從朋友之間親切友好的談話,向君臣應對轉變了。柳東行看到太子的眼神,心中暗寒,不敢大意,只得坦白相告:“末將曾聽同窗們提過,康城雖比不上歸海城,卻也是天下少有的大港了,城內客商雲集,興旺發達,而全城的商鋪中,就有近一半是康王府的產業,又再有兩成,其東家與康王府關係密切,餘下的三成裡,又有超過一半的商鋪,其東家都是看著康王府名下的鋪子吃飯的,除此之外的一小半才是其他世家所擁有的產業,但也無法在城中做大。康城天下名港,可說是康王府的囊中之物。”

“你說得不錯。”太子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柳卿確是胸中有丘壑之人,不過是浮光掠影,就發現了其中的關鍵。”他正色道:“實不相瞞,早在深弟扶康王靈柩進京次年,父皇便已經派人前往康城收攏王府產業,畢竟深弟年紀尚小,又養在宮中,無法親自打理家業,但又不能就這麼將它拋下不管,或是交給家奴——深弟少年喪父,哪裡是那些刁奴的對手,雖然王府產業歸了皇家,但至少不用擔心會被那些忘主的刁奴謀了去。只是……”

他頓了一頓,意味深長地看向柳東行:“當時能收攏到的,只有王府明面上的產業,而當時隨著那些產業被遣散的王府侍從,也只有花名冊上記有姓名的人而已。當時父皇並未多加留意,直到最近,父皇身體不適,命我接手政務,才發現……康王府的舊人裡頭,恐怕有不少人心懷異志,意欲在康城掀起波瀾呢。他們不肯聽從深弟號令,意圖自立山頭,這倒也罷了,但康城乃是南北交通重地,若是落到有心人手裡,對南方的安定可沒什麼好處。”

柳東行腦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青州乃是鄭王府藩地,與康城相距不遠,若鄭王在青州控制住相距甚近的歸海城,而康王府舊人又控制住康城,那就等於將本朝南北疆土橫刀截斷了,若是再加上東面的東平王府,三方夾擊,便能直接威脅到京城,若是事情不成,三家王府退守南方,也無不可。南方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卻有豐富的礦產,又通海航,相比之下,無論是青州還是東平,都不過是彈丸之地罷了。

他飛快地瞥了太子一眼,不知道對方是否有發現到這一點。若太子發現了,仍舊把自己調往康南,那就不是存心要將自己投置閒散,反而是極大的重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