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6部分

出來的粥水幾乎和白開水沒什麼分別,那水中能依稀看到一些穀粒就不錯了,至於吃飽肚子,那是休想,而郝家這兒卻是實在,粥水都是實打實的,雖然未必能吃飽,可也不至於餓了肚子。

正因為這上百個粥棚的出現,人心很快便穩定了下來,人有了安全的地方,有了飯吃,就已知足,這個時代的人其實要求的並不高。

只是這樣一直靠賑濟也不是法子,穀倉裡的糧食雖多,可是終究也有用盡的時候,更何況這桂林府施粥的事已經傳開,廣西省內不知多少人攜家帶口,衝破諸多關卡朝這裡湧來,人口倍增,這樣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整個桂林府就要人滿為患。

擺在郝風樓面前的,其實就是安置的問題,說白了,他需要一個正迴圈,既能利用這些人力,又能為他們創造價值,再用這些價值來對這些人予以回饋。否則只出不進,坐吃山空,又能堅持到何時?(未完待續……)

第七百七十三章:百業興旺

而正當郝風樓和一干幕友們絞盡腦汁之際,這個麻煩竟是很快就解決了。

解決它們的,是接二連三抵達這裡的諸多商賈。

這些人隨著諒山軍,隨著流民,蜂擁而至。

商賈嘛,自然不可能是來觀光旅遊的,也不可能是來慰問官兵,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尋找商機。

桂林府告復,鐵路修建的計劃也已有傳聞,郝家看來是打算賴在桂林府不走了,而桂林府深入內陸,地理環境比諒山更為優越一些,若說諒山乃是西洋和大明的橋樑,那麼桂林便是深入內陸的一枚棋子,向西是廣東,向北便是湖南,向東便是雲貴,向南就是諒山,這兒相當於一個踏腳板,未來若是鐵路修建起來,難保將來不會成為整個諒山貨物對大明的中轉地。

而商賈們如今也學乖了,想當年的時候,諒山大開發,許多人沒有抓住機會,那時候真正是黃金的時代,當年幾乎只花費幾十兩銀子便能購置的一塊地,如今價格翻了足足一百倍,當年若是拿下幾畝地來,現在子子孫孫便可吃用不絕,當年在諒山做買賣的人家,無論是哪行哪業的,如今哪個不是腰纏萬貫,在自己的一片領域裡,成為跺跺腳地皮就要顫一顫的人物?這些先行者們,如今不但是郝家的座上賓,而且絕大多數是影響力十足。

此後又是開發交趾,開發定南,這兩個地方。無論是地價還是其他,還是山林的價值。都遠遠超過了當年,而如今。機會又來了,現在的桂林府百廢待舉,就等著開發,誰都想撿現成的東西,可問題就在於,等到人家真正開發了起來,還輪得到你去撿便宜麼?

大商行反正不在乎銀子,桂林府的投資就算是虧,也虧不到哪兒去。可是一旦有了收益,可能就是天文數字,而且還能夠搶佔先機,因而幾乎所有的大商行都開始在桂林佈局,一些商行嘗試興建一些工坊,當然,眼下未必就用得著,可是假若日後與大明的買賣不斷擴大,許多針對大明的貨物就可從桂林的工坊裡出來。畢竟這兒距離大明近一些,就算買賣不成,那也不打緊,建工坊的同時也是圈地嘛。把地佔著,將來走一步看一步,準是不會錯的。

至於中小商人。他們的本錢本就不足,在富豪遍地的諒山。他們這點身家能夠投資的買賣也是有限,因而對他們來說。把目光投向桂林府,未必不是一樁好買賣。

還有人運輸了糧食來賣的,有的來兜售各種貨物的,不過在這兒,投資貨棧已經成為了主流,許多人寄望於將這裡打成自家商行的轉運中心,畢竟這裡有一條灕江,乃是珠江的支流,許多貨物都可在此經水路轉運。

這些人一到,郝風樓終於鬆了口氣,他突然發現自己有些愚不可及,或許是官做得久了,卻是忘了諒山真正的力量其實並不來源於所謂的王令和軍令,而是這浩浩蕩蕩的資本潮流,郝風樓要做的,就是在桂林府提出一個規劃和前景,接下來,自然而然,那資本便會如洪峰一般,將這裡淹沒。

而事實上,桂林府確實被淹沒了。

商賈們來了,就需要有下榻歇腳的地方,如今所有的客棧都已是人滿為患,車馬行裡的車馬都已經租售一空,什麼茶肆、酒肆,原本門可羅雀的買賣,如今卻是人滿為患,便是青樓的胭脂俗粉們,如今遇到這些一路趕來,飢渴了太久的男人,就全部都拋之腦後了。

桂林府本地的商鋪都發跡了,這是他們全然沒有想到的,可是物資卻變得不太充足了,因而比如茶葉、酒水之類的消費品,價格足足漲了一倍還多,同樣的東西在南寧賣一兩銀子,在這兒賣二兩,便是傻子都知道,這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