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吃痛,頓時鮮血淋漓,口裡還叫:“陛下,陛下……奴婢……奴婢不是……”
又是一劍……
“奴婢萬死………”
朱高燧已是徹底失控了,他咬牙切齒,眼睛泛著紅光,一劍劍刺下去,直到這太監倒在血泊,甚至於已經沒有了嗚咽,斷絕了呼吸,這致命的劍刃依舊戳在他的身上,已不知有多少次。
外頭聽到了動靜,嘩啦啦一干太監和宮人、護衛飛快趕進來。
而這時候,朱高燧已經拋了劍,大口大口的喘氣,他看著這如一灘爛泥的太監,不由覺得想笑,卻揹著手,看著殿門口烏壓壓跪了滿地的人,慢條斯理的道:“這個該死的奴婢,竟敢在朕的寢殿行竊,拉出去餵狗,這裡是不能住了,移駕暖閣。”
……………………………………………………………………………………………………………………………………………………………………………………………………………………………………………………………………………………………………………………………………………………
相比於京師,諒山的情況更加慘得多。
一開始,先是郝家突然頒佈了討伐檄文,這個檄文在事先竟是沒有和任何人商量,緊接著訊息傳來,平南王郝風樓突襲廣州,拿下嶺南重鎮,這個訊息其實並沒有使人歡欣鼓舞,恰恰相反,讓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疑慮和恐懼。
首先要明白,對於商賈來說,他們最大的特點便是趨利避害,大家都是開啟門做買賣之人,怎麼可能願意配上自己身家性命去謀反?謀反即便是有利可圖,有從龍的機會,可問題就在於,風險也是極大,大家現在人人享有富貴,嬌妻美妾,從者如雲,一輩子的富貴榮華,誰吃飽了沒事,偏生要冒這樣的風險。(未完待續……)
第七百八十七章:多事之秋
商賈們永遠都是最現實的,他們無論做任何事都會計算利益的得失,而被郝家綁上戰車,顯然不是什麼好買賣,因為收益雖然大,可是風險也是極高,大家都不是傻子,朝廷坐擁兩京十三省,手握精兵百萬,臣民億兆,又佔據著道統,郝家終究是以一隅之地,雖說也是兵多將廣,可是終究還是處於劣勢。
一旦打起來,總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一併搭上去。
也正因為如此,厭戰的情緒很快蔓延開來,大家已經習慣了燈紅酒綠,已經習慣了鶯歌燕舞,過慣了太平日子,誰有興致去打生打死呢。
這買賣,虧啊。
昌盛商行的東家吳昌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這昌盛本不是他的大名,事實上,他從前的名字有點兒不登大雅之堂,據說在七八年前,他還是海防碼頭的腳力,隨後糾集了一幫兄弟給人裝貨卸貨,他頭腦好,做事又公道,很快許多碼頭工人都推他做頭,幾年下來,他先壟斷了幾處碼頭的腳力買賣,隨即又涉足了船行,現如今已成了船業鉅子,手底下靠他討生活的人足有數千,有船隻十三艘,諒山還有幾處旺鋪,一朝發跡,自然免不了要光宗耀祖,先是認了個吳廣的做祖宗,置辦了偌大的宅子,建了祠堂,娶了妻妾,還很不客氣的給自己改了個名兒——昌盛。
作為船業鉅子,吳昌盛影響力比他的買賣還大,因為他進入了諒山資政局的資政,這位仁兄素來是有擔當。也敢冒險的,當年西洋鬧民變的時候。他可沒少透過陳學資助民變,也為此。將自己的影響力深入西洋諸國,與各國的新貴都有良好的私交,他的船無論是抵達呂宋、蘇門答臘,只要報了大名,便自有人照應。
正因為如此,他的買賣規模不斷的擴大,如今甚至有染指礦業的企圖,只是現如今,突然來的戰端卻是打消了他所有的計劃。吳昌盛對於朝廷的戰局並沒有多少信心,這位資政,已經在許多公開的場合發出了抱怨,而且贊同的人竟是不少,大家都明白,這事兒,郝家有點不太地道,如是事先和大家商量著辦,大家是萬萬不肯同意的。
可正在這時候。一個訊息卻是傳來。
朝廷下旨,絕禁商貿,打壓商賈。
這旨意一出,很快就在諒山傳開。
吳昌盛是在一個晌午得到的訊息。吳昌盛有個習慣,每到這個時間點上,他便會到一家叫如意的飯莊用飯。這裡的師傅都是福建來的名廚,而吳昌盛便是福建人。對這裡的地道口味,一向讚不絕口。
可是當一個小廝飛快的拿著一張報紙送到吳昌盛手上。吳昌盛已經用過了飯,上了茶點,拿著餐巾插了嘴,準備吃茶的時候,免不了打量一下這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