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主動往來的吧?
作為家長,見兒子沒有孩子,肯定多多少少會施加一些壓力,一方面是確實憂愁,一方面也有面子和社會壓力。
一來二去,這就成了雙方矛盾的導火索。
趙菲只能嘆一句: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劉小樂快手快腳地挑完擔子回來,接著又開始挑第二擔,趙菲想起剛才劉樹火說的三尺和三寸,不由問道:“樹火叔,你剛才說的三尺和三寸是什麼意思啊?”
劉樹火一聽趙菲這個讀書人也有不懂的地方,有些得意,笑道:“這是本地的俗話,鋤頭杆不是三尺長嗎?所以三尺指的是種田的意思。筆桿不是三寸長吧?所以三寸指的是你們讀書人啊!”
原來如此,趙菲恍然大悟。
一個上午,村頭這片水田被割了大半,看著估計下午應該就沒完工,趙菲心裡放鬆了許多。
“書記,這邊走。對對,這些也是我們農科所新試驗的水稻新品種,你看,今年不光豐收,還提早半個月收割,正好避過了每年臺風的高發期,避免了農民的損失。”
就在趙菲幾個人努力割著水稻,想要早一點收鐮的時候,一行十來人說說笑笑往村子裡走來。
打頭的是一個穿著白襯衫、挺著略略突起小肚子的中年男人,聽到跟著在他後面的那群人一個勁地恭維他,叫他“書記”什麼的,趙菲一聽就知道是個當領導的。
“嗯,這片田管得不錯,你們看,稻穗把稻稈都壓彎了腰,哈哈,看來你們的試驗田很成功嘛,今年豐收是肯定的了。
好,你們做得很好!”
那個被叫書記的男人走到趙菲這片田前,居然停了下來,還蹲下身子,用手掌把一穗金黃的稻穗託在手裡,臉上表情生動地發表了一通溢美之辭。
隨著這個男人這一系列“深入田間地頭”的動作做出來,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子立即跑到他面前,端起手中的海鷗牌照相機,“咔咔”地照了起來,一點也不吝惜膠捲的樣子。
“秦書記,謝謝您的誇獎,若是沒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