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0部分

大家相談甚歡,鄧楠在涉外酒店裡工作,外語口語水平也不錯,很快就談到了一起。

吃完飯,塗晨輝興致勃勃地開車帶大家到城郊他們新開發的商圈參觀工程進度。

到了現場,只見到處都是斷瓦殘垣,大型的推土機等機械日夜不停工,正在緊張地工作著。

這一片原本都是一些價值不高的舊建築,和城東古建築區有明顯的區別。

外行看不出端倪,但趙菲眼裡,現在這片還是一片空曠的土地,卻讓她看到了未來現代建築鱗次櫛比崛起的景象。而這個商圈,她也有份參與,一股激情和豪邁在她心裡興起。

克里曼兄弟聽說趙菲也是股東之一,不禁用驚歎的眼光看了一眼趙菲,沒想到趙菲不動聲色間,竟然也是一個頗有實力的財富擁有者。

“塗老闆,晚飯吃了沒有?要不要一起。”

大家走過一片工棚時,一個四十七、八歲的中年人,趕緊從工棚前走上來,向塗晨輝遞上了一支菸。

塗晨輝雖然沒抽菸,但仍然接了過來,這也是一種基本的禮貌和尊重。

“吃過了,老楊,晚飯吃什麼?”

塗晨輝整天泡在工地,和工人們都熟識了,此時熟稔地招呼這個中年人。

“鹹飯配紅燒豬肉,我們做苦工的,一定要吃肉和飯才有力氣。”老楊笑嘻嘻地道,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多虧了塗老闆的福,把我的舊房子拆了,現在補償我四套房子,一旦這片工地建好,我老楊也有四套新房子了。”

原來如此,這位老楊不僅是工地上的粗工,還是未來這片土地的主人,難怪他笑得這麼舒心。

這一片由於地形空曠,再加上建築老舊,居民們拆遷得到了充足的補償,所以整個專案工程進展十分順利。沒有出現前世拆遷城東爛尾的現象。這也是趙菲選擇這裡作為新興商圈的一個重要的理由。

眼前這位老楊,是土著居民,他的遭遇具有最強的說服力,佐證趙菲關於這個商圈開發的正確性。

若是開發城東片區,肯定不會有象老楊這樣的原住民上來敬菸,恐怕不扔磚頭就好了。

塗晨輝也挺會做人的,他接了煙還走進老楊的工棚看了看,見他一家人都住在工棚裡,還交待他們要注意取暖的安全,蜂窩煤爐要小心二氧化碳中毒等等。

一家人看到塗晨輝都眉開眼笑,就象見到親人一樣,一點也沒有後來拆遷看到對方老闆橫眉立目、如仇人一般的樣子。

趙菲見此情形,也甚感安慰。

“老楊,附近的居民都安置得怎麼樣?他們現在的生活情況如何?”

趙菲也關心地問。

“很好啊,我這是全家都在工地上幹活,所以就住在工棚裡。不過你也看到了,工棚裡的條件也不差。至於其它那些老鄰居,他們有的多的能分到五套新房子,做夢都笑掉牙了。

要是讓他們自已蓋房子,再有十年八年的看有沒有可能,而且還不可能有這麼多套房子。

那些拖家帶口的,有的租到邊上的村子裡,有的和我一樣住工棚裡,但大部份人都到這個工地上做工,挑泥水挑砂什麼的,大家說,給自已蓋房子,舒坦。還能充當監工,監督工地的建築質量。”

老楊兩眼都笑咪了,把大家心裡盤算的好賬都翻出來說。

趙菲要的就是大家這種穩定向上的心態,見這個商圈沒有被群眾所反感,她就徹底放心了,看來,前世曾經出現的因為群眾抗議而爛尾樓的現象,不會在這裡再出現了。

最讓趙菲放心的是,和塗晨輝搭檔做這門生意,她完全不用介入和擔心,倒是母親和大哥的生意,讓她有點放心不下。

走完工地,大家肚裡的積食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塗晨輝便領著大家上了車,回到酒店休息。

安排好克里曼兄妹,塗晨輝、邱雲雪和趙菲、司馬瑨到樓下的咖啡館裡閒坐。

沒有什麼比老朋友在一起聊天更加舒服愜意的事情了。

邱雲雪問了趙菲入京後的一些情況,然後眉毛一挑道:“阿菲,克里曼兄妹你是在哪認識的?我覺得克里曼好象有點不太對勁。”

“是嗎?”趙菲手一掠頭髮,道,“他的祖上曾經到過咱們這裡,所以他是來懷舊的。”

“祖上?誰?哪位?”

邱雲雪一聽,大感好奇。

“就是寫《光明之城》的那位。”

趙菲聽了,笑吟吟地說了克里曼祖上的身份。

“居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