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來不久,這樣的土塞還只能算十分簡陋。”陳邦彥見王彥臉上震驚,隨一邊爬山,一邊說道:“餘曾在閩北、贛南之地遊歷,那邊的客家土寨,比眼前的還要堅固一些。”

王彥聞語,不禁暗暗乍舌,“看來昨夜吾等商量的對策沒有錯。無論是廣南人還是客家人,都是本將擴軍的好兵源。原本本督擔心銀錢不夠,只打算募兵一萬,但現在卻決定,一定要將這兩股力量利用起來。”

“國公~”黎遂球聞言,不禁停下腳步道:“如今海上貿易為鄭氏壟斷,我粵地未得分毫之利,財政全靠田賦支撐,養三萬兵,以是極限,再多招的話,恐怕無錢發餉,反會影響老卒戰力矣。”

“美周不必擔心!”王彥索性停下腳步,“本督方才突然想到一策,可不費錢糧,養兵十萬也!”

“國公莫不是要將土客之民編成衛所?”黎遂球聞言皺眉道:“國朝衛所之制早以敗壞,而朝廷也未曾添置新衛,民間對衛所亦無好感,國公若欲編之,恐土客之民皆會不滿,甚至激發民變。如今非常時期,還請國公穩妥起見,不能草率從事。”

不花錢養兵,黎遂球自然想到太祖所創的衛所制,但事實證明,衛所制卻是個失敗之物。王彥自然知道這一點,於是搖了搖頭解釋道:“美周誤會矣。本督並非要編練新衛,而是欲編練府兵也。”

陳邦彥聽到此處,不禁出言道:“國公欲用南北朝之府兵制耶?”

第164章衛所制與府兵制

明代衛所制度,為明太祖所創立,其構想來自於隋唐時代的府兵制,但與府兵制又有很大不同。

兩者都是兵農合一,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但衛所制是死籍,一旦入籍,非絕丁絕戶不能除籍,而府兵制則由折衝府選拔,它開始於南北朝,源起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當兵成為鮮卑人的特權,到了北周後期,迫於形勢,漢人才被募充作府兵。

衛所制以在籍之民養兵,民負擔沉重,且只有正丁免雜役,民多不願入籍,而府兵制,士卒只需自備參戰武器和馬匹,一丁被選全家免賦,民多以此為傲。

兩者相較,府兵制建立了隋唐,而衛所制卻沒有守住大明的江山,當然這與唐時尚武的風氣也有一定的關係,但府兵制的好處也擺在那裡。

府兵制既然如此輝煌,為何又逐漸被募兵制所取代呢?為何府兵制又會在唐朝達到鼎盛的天寶年間被廢除呢?

府兵制起源於南北朝,中華正統崩壞,衣冠南渡,北方版圖碎了一地,先後出現十六個國家。

這些國家的特點就是版圖小,府兵作戰,不用離鄉太遠,而一但守土,又因為保衛的是家鄉安寧,所以人人爭先,這是府兵制興起的原因,而盛唐之時,版圖何其之大,邊疆之地離中原何其之遠,而古時出行千里,便不知道人還能不能回來,幾乎就是生離死別,府兵們的戰鬥意志也自然低下。

唐玄宗天寶年間,屢屢對邊疆進行征伐,時詩聖杜工部於天寶年間所作《兵車行》中有,“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老者出征的時候年紀小,是里正幫他裹頭,十五歲駐防河西,四十歲了還在西面邊疆屯田,等歸來的時候,頭髮都已經花白。

這除了因為戰爭頻繁,也因為盛唐時版圖太大,從關東漢地,到河西走廊,甚至天山之外,豈止千里,府兵制已經完全不能應對,這與秦國實行秦法,小而強,而秦朝實行秦法就立馬成了暴政有異曲同工之妙。

秦國徵發勞役,關中到長城,勞役兩三月便能回,秦朝徵發勞役,從楚地到漁陽,幾乎就是有去無回,所以系統擴大之後,原本好的制度,可能就會變成一項壞制度。

府兵制在盛唐被廢除,說明他並不適合盛唐,但在其被廢除不久,便爆發了安史之亂,而後就是漫長的藩鎮割據,又實在值得讓人深思。

黎遂球聽了李邦彥之言,眼睛突然瞪大了不少,“府兵制?”

“不錯,以如今粵地財力,本督若想多養兵馬,唯有此制也!”王彥點點頭,接著往上走去。

黎遂球掌管後勤,他一邊跟著王彥的腳步,一邊在心中盤算,片刻後,不禁點了點頭,“粵地一百五十餘萬戶,國公養十萬府兵,田賦少收不足一成,此法可也!”

陳邦彥卻道:“餘也贊成此法,只是身為幕僚,卻有幾言須說予國公聽之,其一,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