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問題。
比如說資本萌芽和商業發展,如果商人的地位不高,那商人賺了錢,想的必然不是繼續投資商業,而是買田,將自己變成地主,然後培養子弟科舉,再把自己變成士紳,成為人上之人。
因為士紳的地位高,整個社會只有士這一條上升通道,所以下面的人必然只能透過這一條通道往上爬,而商人賺了錢去賣地,資金被限制在土地上,整個社會的商業就不可能轉變,不可能出現資本主義。
明末社會的資本萌芽,其實也就是在開啟另一條上升渠道,如果商人的地位足夠,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就是社會的上層人物,那商人賺了錢就沒有必要將自己變成士紳,流動資金變多,資本的時代也就到了。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其他層次的人,整個社會上的人,都在努力變成一個樣子,變成士紳,那麼整個社會就無法蛻變,始終是個單元化的社會。
要想打破這種單元的社會,就必須將商人、匠人、軍人的地位提升起來,使之從單元便成多元。
說明朝社會正在變革,便是因為他出現了要打破單元社會的思想,有李贄這樣的思想家開始鼓勵提高商人的地位和鼓勵商業。
越發達的社會,他的上升通道便越多,明朝現在正在從一個傳統的小農社會向商品經濟社會,向資本社會轉型。
這個轉型過程中,新舊勢力交替,存在各種複雜的問題,王彥的使命就是完成這個轉型。
王彥在衝壓機的外的房間了站了一會兒,便領著顧炎武來到關於火器教學的區域。
第1001章速射青銅炮
這些年,明朝與西方國家交流頻繁,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都有不少的接觸,最近在海上又有英吉利國同荷蘭人爭雄,也來與中國貿易,明朝也進行了接觸。
面對海上一個個興起的強國,王彥甚至準備籌劃一個使團,就像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一樣,去西藩諸國看一看,瞭解這些能與大明海上爭雄的對手,到底有多大,有多遠。
不過,眼下他屁股後面一堆事,這也僅僅只是他的一個想法而已。
在中國與西方的交流中,耶穌會無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他不僅是將西方技術和基督教傳入中國,同時也將中國文化、哲學翻譯為西方文字,傳回西方。
中國在科技方面或許不太突出,但在文化、制度上,在思想上卻十分突出,儒家所倡導的禮義仁智信,可以說就是當時的政治正確,《大學》、《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等等書籍都被翻譯。
王彥與耶穌會的關係十分密切,這次辦工學,自然也吸引了一些耶穌會的人過來。
王彥許他們自由傳教,但是教民需要遵守大明律令,也就是國法大於教法,他們在政治上的地位,同本土佛道相同。
西方傳教士,在傳教中常用的手段,就是先辦教堂和傳教士學校,確實給南京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景和思想衝擊,不過這也並不太稀奇,早在宋朝以前,泉州就有了教堂,南京教案之前,耶穌會也在南京活動過。
建一座教堂,耗費的銀錢無法想象,耗費的時間也很漫長。
王彥資助耶穌會在南京建造一座大教堂,在澳門正在編寫《中國哲學家孔子》的耶穌會理事伯應理,得到訊息,頓時興奮不已,一面給教皇寫信,欣喜的報告在中國傳教的成果,一面收拾東西,從澳門趕來南京。
工部學堂除了培養匠人之外,其實還有一個職能,就是改良和發明新的器械和火器。
眼下關於火器這塊,負責人是編寫《軍器圖書》於崇禎八年發明第一支自生火銃的畢懋康的族弟畢懋亮。
《軍器圖書》是一部奇書,明朝現在能生產自生火銃,主要是因為此書的記載,可惜的是此書,在歷史上於清乾隆年間被滿清禁燬,幸而有孤本留存,後世才知我中華曾有此神器,並不落後於世界。
畢家也是江南大族,畢懋康和族兄畢懋良都是進士,族中還有幾個舉人,畢懋亮就是舉人功名,他因為曾經跟隨畢懋康編寫《軍器圖書》精通火器,所以被王彥看中。
除了畢懋亮之外,還有一人,便是從澳門趕來的伯應理,不過因為體質和朝廷的固有觀念的問題,明朝還沒有完全開放,所以在學堂內都是漢人為主,西夷為輔。
這時王彥來到火器區域,畢懋亮與伯應理,在內等候。
房間內同樣擺放了許多模型,王彥看了看,目光便落在一具模型上,笑著指著說道:“這是紅夷大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