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軍官,但是卻被內閣和議事堂雙手否決。
文官集團越來越喜歡現在的政治環境,王彥已經交出兵權,他們自然便盯上了唐魯,只要朝廷將兵權收上來,那今後就是他們說得算,就算今後皇帝要,他們也不會將兵權交出來。
在兵制改革透過之後,五忠軍編成前後左右中五大禁軍,直屬於朝廷已經是必然。
那麼問題又來了,誰是前,誰是後,誰是左,誰是右,誰又是中呢?
五忠軍本就派系混雜,並非一路人,駐在揚州的劉順仗著與王彥親近,便寫信給王彥,表示他知道自己不是最能打的,但是也不是最差得,中軍他不想,但是怎麼也別給個後軍的稱號,否則無法向屬下交代。合肥的李過,也寫信過來詢問,言語間也不想要後軍的番號。戴之藩則更明確一些,回顧了一下自身的功績,王彥看他是想爭一爭中軍的名號。
前後左右中,本來是因為五軍都督府,分為前後左右中五個都督府,沒想到下面的人這麼在意,王彥隨即下教諭,五忠軍整編之後,各鎮的番號不變,前後左右中只是任命各個都督,但即便如此,將領們也沒安定下來。
明朝之前的五軍都督府,只設左右都督,現在為了照顧五忠軍各將的品級,也為了給唐魯派系留下位子,朝廷對五軍都督府的品級和官位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每府設大都督一人,為正一品,左右都督兩人,為正二品,都督同知兩人,從二品;都督僉事四人,為正三品。
平時五個大都督,五個左都督,五個右都督,都常駐南京,遙控統御天下的兵馬,戰時下派到各個戰區,指揮戰鬥,並且原則上統領一個戰區,或者一鎮人馬,不能超過五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