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0部分

來給王彥行了一禮,朱家有朱家的尊嚴,他有些豁出去了,“況且,大明的事情,也不能全怪宗室,朝廷已經縮減了宗室俸祿,現在又要遷藩,還要徵稅,下官無法向宗室交代,再者,朝廷行事,是否過於偏袒,官紳也佔據了大片田地,為何不遷他們的田,不徵收他們的稅,而只盯著宗室?”

朱存樞本來是秦肅王庶子,之前被孫守法、賀珍擁護抗清,朝廷一直也沒功夫承認,他能繼爵還是王彥攻佔南京之後,幫他敲定此事,而王彥是攝政,職務要遠遠高於他,所以當受他一禮。

他這話出來,等於一下得罪了一票人,內堂幾位大臣臉都沉了下來,只是礙於對方爵位不好發作。

王彥明白了他的意思,宗室心裡不平衡,朝廷幫著士紳收回了土地,對宗室封地卻沒有理睬,本來就令宗室心中不平,現在朝廷又要將他們遷藩到臺灣,還要收他們的稅,宗室心中自然難以接受,充滿怨氣。

王彥其實也是屁股決定腦袋,逼迫這群對天下完全沒有什麼好處和貢獻的宗室,總比逼反百姓要好,不過朱存樞的訊息並不靈通,沒處於權力核心,並不知道王彥其實也逼了士紳。

雲南孫可望的改革讓他觸動很大,孫可望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雲南,練兵號稱十萬。他這是透過打壓士紳,快速獲取了銀錢和錢糧,才有此成就。

王彥不可能像他那樣對士紳下狠手,但對於士紳,也必須要開始一定打壓,特別是嚴懲不法,以保持官僚隊伍的廉潔自律。

江南是個好地方,人容易滋生享樂奢靡之氣,加上朝廷現在重商,官員難免被腐蝕,這些都是人力不能扭轉的,但朝廷必須加以控制,採取手段,不能任由事態發展。

首先,就是要提高官員俸祿,否則以明朝官員的俸祿,你讓他們怎麼保持清廉?

加俸,不僅是學宋朝高薪養廉,也是王彥換取官紳在其他方面進行妥協的策略。

王彥讓朱存樞座下,然後說道:“宗室不必有怨氣,這次官府藉著更換田契的機會,以經對浙江,南直的土地,進行了重新測量,清查田畝,今後官紳除去朝廷規定的免賦田畝外,兼併的土地,都必須按畝收稅。宗室也是一樣,除了爵位享有的免稅封地外,兼併購買的土地也需要繳稅,一旦發現漏稅,隱瞞田畝不報,宗室奪爵廢為庶人,士紳革除功名,永不錄用。”

朱存樞聽王彥這麼說,明白了王彥要整頓吏治,革除弊端的決心,這讓他心中很無奈,“可是臺灣荒蕪,宗室遷入島上,要怎麼生活,就算有萬頃之地,也沒有用處啊!”

“朝廷將遷百萬難民,前往臺島,只要吃三五年之苦,臺島就能開發出來,宗室只要在島上善於經營,日子不會比中原差。”王彥放緩語氣,朱存樞畢竟是與他親近的宗室,他需要朱存樞來說服其他宗室,所以才召其來議事,“當然,如果有宗室不願意去臺灣,也可以將土地轉租或者賣給士紳、百姓,朝廷並不阻止。”

聽王彥這麼說,朱存樞只能點了點頭,但心裡卻一點底也沒有,想要說服宗藩去臺島,恐怕就是有三寸不爛之舌,也難以說動啊。

第856章安土重遷

宗藩換地遷臺的決策出來後,王彥自己先帶頭,將他在湖廣的封地置換到臺灣,並且將初步開發過的大員等地,優先加倍封給唐、魯,但兩王明顯都不想幫王彥帶節奏,對此並沒表態。

王彥政策出來之後,沒有人響應,讓楚黨內閣比較尷尬。

不僅如此,連在江北棚戶區的難民,也不給他這個攝政面子,居然還出現了騷亂,拒絕乘船前往臺灣。

楚黨一派,因為參與南洋貿易,獲取了不少利益,觀念有所改變,對於出海並不是特別排斥,就算去趟南洋也不是什麼的大事,但對於其他地區,特別是從北方逃來的難民來說,去南洋,去臺灣,那便和去死沒什麼兩樣。

中國人安土重遷,生活之地是世界中心,號為中原,臺灣是什麼地方,蠻荒之地,連流放犯人的地方都不算,去了那裡,還能活著回來?

南京城,遷藩和安置難民前往臺灣的政策,已經下達一個月,荷蘭人的使者都到了南京,但事情還是沒有什麼進展。

眼下大明親藩尚有二十多個,除了楚、桂將地換到臺灣之外,其它唐、魯、桂、豫、襄、鄧、周、益、遼等親藩都沒有到戶部、禮部去辦理換地事宜,這些親王、郡王不帶頭,下面幾萬宗室自然也沒動靜。

宗室這個包袱,大明朝必須甩掉,這是稍有遠見之人,都能達成的朝野共識,即便唐、魯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