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開啟民智並非易事,首先就要廣辦書院,教人識字,而這又需要民間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百姓得有閒財,才會有心思讓孩子讀書,不然飯都吃不飽,就算不收學費,也沒有幾家會送孩子過去。
王彥嘆了一聲,“王閣部的建議很好,可這至少是十年、二十年之計,甚至要更久!不過孤很讚賞這條建議,廣開民智,必然要大辦書院和蒙學,讀書能使人明理知法,老師能受人以德,讓人知禮儀。如此孤王依法治國,以德育民,都可以得到實踐,這是一條良策!”
到王彥今日的地位,已經沒有多少東西可求,他現在**不多,其中一個就是能有一番大作為,文治武功,都要蓋過歷史上的名人,打造一個屬於他的太平盛世!
“殿下既然認同,那禮部在明年的預算中,將提出擴大各州府縣學的規模,並且對私塾蒙學給予一定補貼的提案,不知殿下以為如何?”顧元鏡立時說道。
王彥想了想,“不要給私塾補貼,朝廷出錢,直接在各縣,視人口建立一至五個蒙學,朝廷不收學費,只需學生自背吃食便可。另外官辦蒙學生考入縣學的人數,納入各縣官員的政績考核之中來。”
能上私塾的都是條件不錯的人家,而且補貼給私塾,其中存在很大的操縱空間,容易形成**,所以王彥將其否決。
說完,王彥見眾人沒有意義,隨即又揮手道:“諸位表決吧!”
這一次沒人猶豫,又是全票透過決議,這說明大家都認可王彥的治國理念。
王彥頗為欣慰,上一個議案時,他明顯感受到楚派的猶豫,有自己的小心思,可這次在關係國家長遠未來時,還是保持了一心。
接下來就是,打擊幫會和不法士紳的議題,這沒有什麼好說的,按著律令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又是全票透過。
這時王彥再次點點頭,“既然一致透過,那麼這兩個議案也儘快送到王府,等孤用印之後,便可正式施行。”
幾位大學士拱手稱是,王彥站起身來笑道:“孤還有事,幾位閣部繼續商議具體的細節,孤便先行回府了!”
王彥先一步離去了,這時,主管戶部的王夫之起身道:“關於五德號和外郭作坊的事情,下官晚上與陳永華一同前往王府拜訪殿下。”
王彥點了點頭,隨即起步回到王府,一邊處理事務,一邊等候兩人過來。
不覺間就到了晚上,不過王夫之和陳永華還沒來,陳邦彥卻拿著一份軍報,急急忙忙的到王府求見。
他來到書房,分賓主落座,王彥笑問道:“巖野有什麼急事,要連夜跑過來。”
陳邦彥將一份軍報交給了王彥,回道:“殿下,淮安來的揍報,徐州的馬光輝忽然停止了對淮南的襲擾,兵力往後收縮,變攻為守,下官判斷,是不是姜襄已經反了!”
王彥身子一正,精神一振,“如果,姜襄真的反了,那天地會和南陽方面,因該很快就有訊息傳來。”
王彥約為有些激動,多爾袞那廝這次突然捅他一刀,讓他不得不與魯王和鄭成功妥協,給自己留下了一個隱患,現在姜襄既然反了,他還不趁機整死多爾袞。
一時間,王彥身子前傾,靠近了陳邦彥,問道:“準備送往淮安和南陽的物資怎麼樣呢?”
“剛經歷唐魯之亂,朝廷目前還很混亂,物資和兵力都尚在準備之中!”陳邦彥抿嘴道。
王彥皺了下眉頭,“兵部的動作要快一些,這是天賜良機,我們不能浪費!”
第1156章困守宣化
北京北面的長城外,主要有保安州、延慶衛、宣府三地,它們北接蒙古、西連大同,南面透過居庸關與北直隸相接。
這裡原本是抵禦蒙古的軍事重鎮,可是自從去年清軍擊敗準格爾之後,蒙古諸部全部臣服,駐紮於此的軍隊就撤回了長城之南。
宣府、保安州、延慶衛三處的防禦便日趨鬆弛,三地的兵馬不足七千人。
要不是因為有大同姜襄這個不穩定的因素,這三地的兵馬,還要少上一些。
九月間,姜襄忽然反清,姜襄之弟姜有光領正兵一萬,義軍萬餘,乘虛而入,將三地各個擊破,目前只有宣府的守軍因為得到了耿的報警,死守住了宣化城。
鎮守宣化的兵力不足四千,由降將郝效忠率領。
這個郝效忠,原是明朝副將,隸屬於左良玉,於順治二年(1645年),在九江隨左夢庚降清,隸漢軍正白旗,而他對於大清還真是效忠的很。
在歷史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