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壕溝外還有拒馬樁,撒了鐵蒺藜,防備金軍趁夜偷襲。
結硬寨打呆仗,是王彥的重要思想,他親任武院忌酒後,每次給新一期的武生講課時,都會說一說他的看家本領,結硬寨打呆仗。
王彥不太喜歡浪戰,以明朝現在的實力,把營盤紮結實,不冒險,基本是無敵的。
他這種思想,雖然很難培育出什麼戰爭奇才,但對於大多數平庸的將領來說,卻很受用。
武學中有些年親的將領,不喜歡這種老實巴交的王八打法,王彥也並不反對他們浪戰,但是怎麼紮營,寨牆要多高,挖幾條壕溝,佈置多少拒馬,最好都要按著規定來。
明軍受到他的影響,營盤基本扎的相當結實,而明軍進些年來,也沒有什麼營寨被襲破的案例。
這一點,闖軍出身的李過深有體會,當年他們被清軍追擊時,好多次都是被清軍騎兵突襲,馬踏連營。
在九江,在荊州都是如此,其實這些是能避免的,只要費些功夫,將營盤紮結實,挖幾道壕,放些拒馬就能避免,但他們當時並不注意這些細節。
此時明軍營門前,近千民夫,正趕著壯牛,拖著二十個用紅布蓋住的巨物,進入忠至鎮的大營。
這些巨物看起來非常沉重,每個都由十頭健牛拖著前行,還配了五十多個民夫。
潼關上的唐通拿著千里鏡,正觀察明軍營寨,看見營門處的一幕,眉頭緊皺,回頭對一名金將道:“去,派探馬看一看。”
不多時,潼關城門開啟,賓士出三百多名騎兵,散開了往明軍營寨而來,進行襲擾和偵察。
在望樓上的李過見了金軍騎兵,正準備派忠至鎮的遊騎衝出去阻截,旁邊忠勇鎮卻營門大開,一面營旗迎風招展,忠勇鎮的悍將秦鋒便領著四五百手持火銃的騎兵,衝了出去,同金軍騎兵纏鬥。
衝出的明軍騎兵,拿著火銃射擊,不過火銃要比步軍的火銃短許多,射完一銃便抽出戰刀衝鋒。
這時忠至鎮的騎兵也衝出營寨,準備繞到金軍後面去,金軍騎兵見有被包抄的危險,轉頭就跑,一溜煙跑回關牆下,靠著關上的火炮和火銃掩護著,同駐足於關城四里外的兩部明軍對峙了一會,金軍將領見無機可乘,只能退回關內。
明軍大軍雲集,騎兵數量已經超過金軍,而明軍從蒙古吸收了不少人,騎兵的質量也不比金軍差,金軍的騎兵再面臨明軍騎兵時,已經不存在什麼優勢。
最近金軍騎兵幾次出去襲擾、探查,幾乎都是無功而返。
“國公,卑職無能,沒有接近明寨!”方才的將領匆匆跑上來,單膝請罪。
唐通搖了搖頭,其實不用探查,他也知道那是大炮。
“起來吧!”唐通沒有責怪,頓了下,忽然吩咐道:“你帶人將城門封起來,近期不要出城了。”
騎兵騷擾效果不明顯,而他剛才用千里鏡觀察明軍營寨,王彥不愧老烏龜之名,營盤扎的十分堅固,偷襲的機會也不大,所以唐通決定封閉關門,準備迎接明軍的猛攻。
將領聞語愣了下,反應過來,連忙抱拳,“是,末將遵命。”
說完,他便轉身下城,帶領屬下士卒,搬來石塊、沙袋,封堵關門。
待金軍退回潼關,兩部明軍興奮的賓士一陣,揚起一片黃塵,才歡呼著奔回本營。
前不久,工部給明軍騎兵造了一批火銃,射程比弓箭和三眼銃遠,威力也大的多,是想裝備給草原上的邊軍騎兵,用來對付遊牧騎兵,結果反響還不錯。
戴之藩再南京,近水樓臺,他聽說反響很好,便老部隊爭取了一批。
忠勇鎮的騎兵,最近常與金軍哨騎對練,幾乎只要金軍一出關,不管是不是對著自己的營盤,忠勇鎮的騎兵都要呼嘯著出來,找金軍練練。
此時,看見傳說中的新炮運了過來,劉芳亮騎馬串門,來到了忠至鎮的營地。
他看見李過,翻身下馬,問道:“這就是朝廷新造的大炮?”
他看十匹健牛拉拽,暗暗乍舌,“這麼重,肯定比紅夷炮要大,也要打得遠。”
李過笑道:“大是大些,不過據說打不遠,只能射一里多。”
這批炮正是在新安鑄炮坊鑄造的攻城臼炮,因為太重必須要等道路曬硬後才能運輸,所以運了半個月才到潼關。
劉芳亮聽了微微一愣,隨即納悶道:“關城上金軍的火炮打三四里沒有問題,它射一里有什麼用。這麼笨重,沒推到關城前,就被打翻了。工部怎麼造這麼個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