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立馬會有傾覆之險,所以即便湖廣艱難,他也不得不救。
戰陣之事,絕大多數人們,都以為拼的是兵力戰術,其實糧草經濟後勤,才是排在第一位。
韓信、張良、蕭何,此興漢三人也,然具首功者,非韓、張,實乃蕭何也。漢高祖曾數敗於項王,皆因蕭何經營關中得當,才能留轉時局。
高祖亦言,蕭何之功,居眾卿之首,為開國第一候也。
後勤對於戰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對於王彥而言,起兵的關鍵,也就是在於湖廣之地,薄弱的經濟,以及剛剛恢復的民生,能否再次經歷大戰。
今歲夏糧大收,湖南的一些物資運往廣南,也能換取一些錢財,而蘇觀生主持粵地,也會運送一些錢糧支援湖廣,這些錢糧加起來,應該可以讓王彥發動一場大戰。
這時餘太初見王彥應下,臉上露出一絲喜色,遂即道:“國公能發大兵,湖廣局勢必定緊張,多鐸怕國公攻下武昌之後,全力東下,必然不敢全軍壓向福建,如此朝廷和太湖義軍的處境都會得到緩解。不過,天地會還得到一個訊息,多鐸有意上書多爾袞,欲調動原本用來鎮壓漢中義軍的吳三桂和阿濟格,來攻打湖廣,國公還需提前做好準備。”
“什麼?吳三桂和阿濟格要入楚?”王彥聞語,心裡不由得一驚。
阿濟格部乃是從北京一路追殺順軍,最後將李自成逼死的存在,而吳三桂手下兵馬,則是大明朝曾經最為精銳的存在。
吳三桂手下的關寧鐵騎最少有三萬眾,在加上步卒,起碼有五六萬人馬,而阿濟格所統領的兵馬,八旗加上綠營,恐怕也有五六萬之眾,那入楚的清兵恐怕又要超過十萬。
一旁的王夫之,聞語臉色也大變起來,顯然他與餘太初之前的談話中,還沒提及到這一點。
餘太初見兩人神情,忙道:“多鐸的奏摺要發往北京,多爾袞是否會派遣吳三桂、阿濟格入楚,天地會目前也不清楚。數萬兵馬調動,並非易事,國公也不必太過擔心~”
這時王彥的神情已經嚴肅無比,“天地會送來的這份情報十分有用,看來這一戰,本督不打也得打了~”
湖廣之地,有兵馬二十萬,王彥與何騰蛟各握有十萬人馬,就精銳程度而言,王彥之軍要甩何騰蛟幾條大街,但何騰蛟手下也不是全部都是草包廢物,馬進忠、郝搖旗兩部人馬,還是可以一戰。
此時王彥十萬人馬,分散在湖廣各地,其中還有三萬多人駐守在新牆河,防備何騰蛟,以他手上兵馬,要獨自對抗入楚的清兵,顯然已經沒有可能。
(感謝殊戰之傷,最後的輕語的打賞,書友群160522963)
第262章王士衡佈局荊楚
襄陽城位於鄂西北,漢水中游,因為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處兩岸的襄陽與樊城,隔江相望。
襄陽城西北面是綿延的秦嶺,東北面橫著一條淮河,正北面的狹長地帶,是從河南進入鄂地的必經之處,而襄陽城便座落在,這條狹長地帶的出口上,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堪稱天下雄城。
東漢末年,曹魏便數次從南陽南下,爭伐荊襄,而關雲長亦數伐樊城。等到南宋時,宋元之間更是進行了一場長達六年的襄陽之戰。
王彥在洞庭湖口擊敗勒克德渾後,加上原本預備運往湖廣的糧草被陳子龍所劫,湖廣的清軍需要全力保下武昌重鎮,防止王彥東下,所以將湖廣的清兵以及物資,都向武昌收縮,便使得襄陽等地極為空虛,加之襄陽之前就是順軍經營之地,所以高一功部以極小的代價,便佔據了襄陽城。
這時在漢水上,一艘艘戰船,正在縴夫的拉扯下,搖搖晃晃的逆流而上,在河的兩岸,大量蓋著油布的大車,在民夫和騾馬的拉動下,徐徐北進。
一隊隊士卒,跟在騎馬的將校之後,唱著戰歌,趕往襄陽。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建奴兮,覓個封侯。
漢江兩岸,軍歌漫天,戚公所做的《凱歌》,被這些支援襄陽的將士,唱的甚為雄壯。
襄陽與樊城隔江相望,此時在兩城之間,數千士卒與上萬民夫,正在寬闊的漢江上搭設浮兩座浮橋,使得漢水之南的襄陽,能夠隨時支援北岸的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