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萬,而我大漢人口萬萬,今滿清一時得利,卻不能久持也!我朝之所以一敗再敗,實因文臣弄權,派系相爭,流民為禍,然當今天子聖明,除黨派,懲貪腐,聯流民,弊端俱除,此大勢以變也!況清廷毫無信譽可言,潞藩輕信,已同安宗皇帝會同十餘藩王,被斬於市,越國公方國安輕信,亦與其子被殺,此無信之蠻夷,父親如何能輕信耶?”
鄭芝龍聞語,一陣沉默,半響後才道:“自古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攝政王以重爵重利招我,就必會以禮待我。我若信你之言,與強清爭鋒,一旦失利,便真如方國安矣!我投清,亦是為了鄭家,甚至是為了你,你不用再說了!”
鄭成功見鄭芝龍如此說,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怒氣,“父親如果真為了鄭氏,為了我,更加不能輕易投清。今明清大戰與湖廣,楚國公與清兵交手,未有敗績,這次極有可能再次大敗清軍,而一旦湖廣取勝,江南亦唾手可得也!若大明得以中興,父親如何自處,我鄭氏又如何自處耶?”
“大明如果中興,我便更加要投降清廷了!”鄭芝龍聞語,卻眯眼道:“大木,你還是太年輕啊!我與清廷勾結之事,隆武帝已經知曉,他登基以來,我對他亦多有牽制,甚是無禮。你也說天子英明,那我要問你,這樣英明的天子完成中興之後,會容的下我,容的下我們鄭家嗎?”
鄭成功聞語,頓時大驚失色,他這才明白,就算他說的再有道理,鄭芝龍也不可能回心轉意了。(欠一章)
第276章漢中戰事
去歲年底,賀珍與孫守法,糾結七萬義軍圍攻西安,聲勢一時鼎盛,清廷的陝西巡按黃昌胤都向義軍投降,但清廷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卻據城扼守,急請固山額真李國翰領兵來援。
一時間,義軍與清軍在陝西發生會戰,雙方大戰於西安西郊,義軍雖然人多,但卻沒有清兵精銳,苦戰幾日,於正月初五被清軍擊敗,剛投降過來的黃昌胤為清兵捕殺。
同月二十五日,義軍連營數里,攻打乾州,再次被清軍鐵騎襲營,死傷慘重。
此後,清廷為了穩定西安的局勢,又派遣定西大將軍何洛會等部,進入陝西,清軍的勢力不斷加強,而義軍卻損失連連,已經無力光復西安,只得退回漢中。
時間到了六月,清廷將吳三桂、阿濟格調去攻打襄陽,但肅親王豪格,卻領著滿州正藍旗,蒙古兩紅旗,以及大批綠營進入陝西。
大散關,乃是從關中進入漢中的要道,但應為廢棄日久,已經不如當年全盛之時。
關上殘破的日月明旗在風中獵獵,關下數萬清軍連營,殺氣漫天。
在關內的一處院落裡,秦王、賀珍、孫守法等一眾義軍將領面色陰鬱。
孫守法道:“大將軍、清兵攻打甚急,漢中怕是守不住了。既然楚國公邀我等入楚,又要為大將軍請封侯爵,將軍為何不願意退入楚地,暫時避開清兵鋒芒呢?”
陝西義軍雖然抗清,但成份卻十分複雜,孫守法原來是大明朝陝西副總兵,大順軍佔領西安後,他便退入終南山中,擁戴秦王的兒子為秦王,繼續抗擊順軍,等清兵入陝,他又接著抗擊清兵,對大明可謂忠心耿耿,王彥相招他自然服從安排。
賀珍卻是大順將領出身,他反清之時,自稱奉天倡義大將軍,用李自成用過的頭銜),以示繼承李自成的事業,對大明沒有多少感情,只是大順時日尚短,號召力實在不如大明,他才與孫守法聯合,擁秦王,奉弘光年號。
漢中之地,賀珍經歷多日,已經視為自家地盤,他如何能夠輕易放棄,而且他在漢中是大將軍,到了湖廣,就得如同李過、高一功一般,成為王彥手下部將,受人節制,怎麼看也不如在漢中自在。
這時賀珍聽了孫守法的話語,他雖然知道其說的有道理,清兵連日攻打,義軍損失慘重,物資急缺,要不是嚴起恆帶來一批糧草,他們根本無法支援,但他心中就是捨不得漢中這片基業,於是說道:“容我再考慮考慮~”
孫守法聞語心中不禁一嘆,而這時一名盔甲破爛,渾身帶血,背插箭羽的小校,從院外闖進來。
眾人見他立馬大驚,紛紛站起身來,而那小校卻一下拜倒於地,大哭道:“大將軍,孫督師,家父奉命去截斷清軍糧道,中了豪格埋伏,一萬兄弟全部戰死,嗚嗚~家父也被豪格殺了~嗚嗚~”
眼前小校乃是義軍之中,最為重要的一支,仇池武大定的長子,孫守法聽他之言,心裡一驚,不驚詫異的看向賀珍,而賀珍則早以臉色煞白。
這時孫守法哪裡還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