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這話可是說在點子上了,虞胤嘆了口氣,“怕是再擴下去,大金自己就垮了。”
兩人一陣沉默,面對現在的明朝,他們實在很難有翻盤的機會。其實金國內不少,都不太看好金國未來的前景,包括虞胤在內,他是戶部上書,最知道金國與明朝在實力上的差距。
孫可望這次自己拿起酒壺,給虞胤和自己倒滿,然後抿下一口酒後,兩人都是幹喝,也不吃菜,“眼下的時局,這樣被動的跟隨明國的腳步,實在不是上策,朝廷遲早會被明朝拖垮,內閣和皇上可曾想過什麼破局之策?”
孫可望畢竟是亡過兩次國的人,他看問題還是很尖銳的。眼下的局勢是明朝越來越來強,金就算發展慢一點,都算是不斷地被拉開差距。
這樣下去,金國肯定守不住關中,必然會走向敗亡。金國想要生存,必須要破局,有殺出一條血路的辦法,否則就會被慢慢耗死。
當年張獻忠在四川也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北上抗清,尋找破局之策,後來孫可望從雲南北上,奪取川南,也是想要破局。
雖然他兩次都失敗了,但這並不是說他破局的想法有問題,他當初要是窩在雲南,最多苟延殘喘幾年,現在估計也已經被明朝滅掉了。
虞胤又嘆了口氣,“怎麼沒想,朝廷已經與東籲聯合,但是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好辦法。東面是明軍,朝廷根本不敢有所動作,北面是漠北蒙古,朝廷也不敢動,怕一旦對漠北蒙古動手,明朝便會同我們開戰。”
金國的東面和南面是明朝這個強敵,堵住了金國的發展之路,北面的漠北蒙古可以成為金國的一個兼併物件,但是明朝不可能允許金國兼併漠北蒙古,所以三個方向都走不通。
說著,虞胤看著孫可望,想起一事,不禁忽然問道:“王爺這次回長安,不知是為了何事?”
第1289章羅剎東征
虞胤問起這事,孫可望反應過來,想起這次來的正事,他將酒杯放下,“我這次回長安,是希望朝廷能撥我三五萬人馬,去支援玉茲汗國和僧格,將羅剎人趕回伏爾加河的西岸,保證我大金兩條絲路的安全。”
虞胤聽了一驚,“怎麼羅剎人已經逼近西域,還要影響通往撒馬爾罕的商路嗎?”
孫可望點了點頭,“年初時已經到鹹海,北路與玉茲和蒙古人的貿易,基本快斷了。如果我們不幫忙,玉茲被滅是遲早的事情。”
說著孫可望嘆了口氣,“本想從關中調兵,但是王彥擴軍二十萬,怕關中計程車卒,是調不動了。”
孫可望沒想到,明朝那邊居然一下擴軍二十萬,這使得金軍在東線的壓力,大大增加,並且迫於壓力咬牙擴軍五萬,估計是不太有可能調兵去西域。
虞胤沉思一下,卻忽然搖頭道:“不,我看這個兵,必須得調。”
孫可望聞語,不禁向他看來,虞胤沉聲道:“王爺方才說的有道理,我大金朝必須要有破局之策。現在東面這樣耗著,如果西面的絲路再被羅剎人斷了,那大金亡國之期,也就近了。現在東南北三個方向都不通,一舉一動明國馬上就會探知,只有在西面動作,明國才不會注意。”
虞胤看著他,鄭重道:“我支援王爺,如果能幫玉茲和僧格擊退羅剎人,我大金不緊能保住絲路的安全和貿易的通暢,還能同玉茲汗國和僧格結下一份善緣,他日我大金有難,也能請他們之援。”
虞胤顯然是意識到,金國如果不主動破局,坐困關中,大金遲早要完,而既然明朝打不過,他便將破局的希望寄託到了西面。
孫可望微微頷首,“部堂真是國之幹臣,不過那羅剎人不可小窺,二十多萬蒙古人,說敗就敗了,所以要對付他們,必須抽調精兵才行,朝中七位相國,還有皇上未必會有這樣的魄力,再者如果抽調精兵,明軍得到訊息,極有可能提起進攻。”
虞胤搖搖頭,“眼下的情況,皇上和幾位相國未必看不懂,出兵也可以想隱秘的辦法瞞過明國的細作。”說道這兒,虞胤頓了下,將聲音壓低了些,“王爺,我說句不當說的話,西面破局,弄好了,對我大金有大利,這也是一條退路啊!”
一般的金國人或者官員,是沒有膽子說出這樣的話,但是虞胤卻說了,他已經再想失敗後的事情了。
眼下金國與明朝之間,近期必然會有一戰,這時統一大勢所驅使的,不可避免。金國想要扭轉這種局面,那就只能讓明朝短期內無法攻入關中,形成持久戰,並造成一種明朝滅不了金國,金國也打不垮明朝的局面。
這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