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從北京沿著運河南下,所過之處,州縣官員都來出迎,百姓更是在運河兩旁,揮手歡呼,場面之盛大,幾乎從通州開始,沿岸就沒斷過人,以至於大軍行軍速度相當緩慢,一日不過二三十里。
此時在運河上,數百條兵船緩慢而行,船上旗幟翻飛,兩側和甲板上都站滿了士卒,他們一個個在歡呼身中,不禁將胸膛挺起,腰桿站的筆直,一種很少有過的榮譽之感油然而生。
在運河兩岸,數以萬計的大軍,列隊而行,綿延十餘里,軍威無比壯盛。
王彥聽說到了臨清,不禁出了船艙,站在甲板上,果然又看見無數百姓擁到運河邊上,迎接大軍過境。
忽然遠處一大片百姓,開始齊聲呼喊,“楚王萬歲!楚王萬歲!”等各種讚美感激的話語。
那聲音一浪接著一浪,鋪墊蓋地的傳來,引得行進的大軍,不禁紛紛扭頭望去。
王彥聽見了皺起眉頭,從通州上船開始,一路南下經過天津衛、靜海、滄州、南皮一直到臨清,彙集的百姓越來越多,製造的聲勢,越來越大,現在已經直接叫“萬歲”了。
只是這叫聲未免太齊了一些,以王彥的老道,只要仔細一聽,就知道這顯然是經過演練的。
面對這樣的場景,要不是王彥心裡有數,可能沒走到山東,心就已經飄飄然,覺得他真是民心所向了。
“這麼大的陣仗,他們下了不少功夫啊!”如今謀反之事,大家都已經心知肚明,沒什麼不好提的,王彥嘆了口氣,無奈的笑道。
“確實是這樣,前面幾站因為比較匆忙,所以聲勢要小一些,但是因為大軍走的慢,後面準備就充份多了。”站在王彥身後的餘太初,又指了指河邊,“殿下,那邊喊的最響的應該是忠貞鎮計程車卒,他們喊完這一站,就會立刻南下到東昌府,接著製造聲勢。”
王彥心中哭笑不得,為了能夠讓他稱帝,高一功他們還是動了腦筋的。
王彥順著餘太初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躲在人群之後,大該有數千平民打扮計程車卒,放聲喊著,那聲音中氣十足,怎麼也不像是普通百姓。
“前面的百姓呢?”王彥看了會兒,忽然指著運河邊上秘密麻麻的人群,問道。
徐太初看了王彥一眼,低頭輕聲說道:“大多都是當地官府組織,只要過來的人,就發兩個饃!”
王彥一時說不出話來,半響才呢喃道,“都是假的啊!”
雖說他心理有數,但聽到這些歡呼聲和聚集過來的百姓都是假的,他還是有些失落,或許在他的內心深處,並不排斥這一幕,他也希望自己真的被百姓如此擁戴。
想想也是,明朝在北方並沒有什麼人心,現在仗剛打完,生活還沒著落,他們最多覺得明朝還不錯,哪裡會突然就這麼熱情起來,王彥就是在南方,怕是也很難有這個待遇。
這時他不禁長出了口氣,然後鎮定了一下,轉過頭來,問道,“這是兄長出的注意麼?”
王夫之搖了搖頭,“沒與殿下商議,我怎麼敢給他們出注意呢?”
王彥眉頭一挑,不通道,“兄長沒有參與?”
之前王夫之處理河南土地的事情,王彥後來稍微一想,就知道王夫之在給他鋪平道路,所以他不信王夫之沒有參與此事。
正是因為河南的事後,讓王彥察覺到了不對之處,才下令錦衣衛摸清了現在的事情。
“呃~高一功他們確實找過我,但是父親和兄長給我寫信,讓我暫時不要參與!”
王彥聞語,不禁問道:“哦,大伯什麼態度?”
“父親說以殿下的威望和功績,真到那一步時,因該是水到渠成之事,不用急於一時,也不用武人擁立,最好是讓皇帝主動禪讓。因為父親覺得以殿下的性子,是做不出武力脅迫皇帝退位的事情,況且也沒有必要用武力登位,只要多花些時間,有足夠的功績,然後讓百官勸進也不難。”
“這麼說來,大伯也是支援我篡位的嘍!”王彥不禁嘆了口氣,他心中其實對於理想還是有些堅持的,想做個聖人,但是身邊的人都是俗人,連他一直比較敬重的大伯和王夫之也是如此。
這讓王彥內心失落,有些動搖,開口道:“這次高一功他們的舉動,雖然情有可原,但是十分不妥,考慮太不周全。兄長既然也知道,我不會同意,況且皇上才八歲,親政要七年之後,還有這麼長的時間,為什麼不攔一先他們,一定要用這種最不光彩的方式奪位。現在朝中有不少人並不支援,錦衣衛稟報,幾位閣老已經向山東而來,堵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