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大隊的藤牌手,後面是苗兵弓手,弩手。

沒有重騎破陣,明軍很難擊破清軍陣型,大隊清兵,頂著大盾,盾外明軍士卒瘋狂的撞擊,雙方接戰之處,人擠人,盾擠盾,刀斧亂砍,根本不用瞄準,每一刀下去都能砍到人,雙方士卒連躲閃都的空間都沒有。

後面一點的雙方弓箭、鳥銃,不停彎弓搭箭,將弓身拉成滿月,箭頭斜對著天弓,掉射對方。

整個戰場上刀斧橫飛,血肉四濺,箭矢交織,形成焦灼之態。

這時明軍大陣之中,戰鼓聲再度響起,一萬步弓手,向前推進。

胡國柱見此臉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動著,因為現在隨著兩軍撞在一起,取勝的關鍵已經落在了雙方弓箭、鳥銃的身上。

隨著一萬明軍弓箭手加入戰團,明軍的羽箭,如雨點一樣落入清軍陣中,大批清兵被箭雨射中,而隨著清兵死傷加劇,頂住大盾,保持陣型的清兵,便逐漸不支,開始被明軍推著後退。

這時圓陣防禦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清軍一退,半圓縮小,清軍人馬又變得緊促起來,又穩住了陣型。

河灘上的戰鬥,呈現焦灼之態,廝殺一個時辰之後,明軍弓箭手已經換了一波,清軍則只能將明軍射來的箭矢,拾起來又射回去。

清軍明顯已經落了下風,但要潰敗,那也還為之尚早,胡國柱不停的看著日頭,估算這時間。天色已經將近黃昏,只要在堅持一個時辰,就完全進入黑夜,他還有機會全身而退。

正當他估算時間之時,戰場之外,清軍的右側,卻忽然殺聲大起,一隊不到千人的土司兵馬,卻忽然向清軍後陣殺來。

“白桿兵?”夏國相看見這隊人馬,手持一丈多長的白杆槍,吶喊這向毫無防備的清軍後陣殺來,不禁大驚失色,“不能打了,後陣一亂,就全完了。”

胡國柱聽了他的大聲提醒,一咬牙,作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傳令,撤退!”

還在戰鬥的清兵,沒有發現突然出現在後方的白桿兵,他們聽到鳴金聲,全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什麼?撤退?沒聽錯吧?在這個時候撤退和潰逃有什麼區別?

胡國柱原本想著拖到天黑,再進行撤退,但現在突然出現的白桿兵,卻打亂了他的算盤。

正面明軍的兵力遠勝於他,本來就沒有取勝的機會,現在後面又出現一隊人馬,這仗還怎麼打?

如果不趁現在,白桿兵還沒封堵他的退路,趕快退走,稍微遲疑一點,那就只能魚死網破,玉石俱焚了。

好在明軍沒有騎兵,步兵速度提不起來,清軍趕緊抽身撤退,說不定還能保下一半的實力。

“傳令,全軍撤退!”

鳴金聲和號角聲沖天而起,正在戰場中央苦戰的清軍步兵們一聽這號聲,許多人都沒反應過來。

步兵反應不過來沒關係,但胡國柱、夏國相已經帶著數十騎聞聲而動,扯了韁繩,調轉馬頭,飛速的往出口奔去,大隊的弓手、鳥銃手緊隨其後,只剩前面死扛的大盾兵、長槍手被糾纏住,想走卻已經來不及了。

(感謝來給爺笑一下,悅凍窩芯的打賞,石在風少的兩張月票,求訂閱,新書友,希望優先選擇qq閱讀。)

第517章隔江對持

六月中旬,東路軍的部隊在石柱宣撫司之南的彭水縣境內,得七旬老太君秦太保引千餘白桿兵之助,擊退了偶然相遇的兩萬清兵,然後輕取彭水縣,繼續推進,一路追殺敗軍至萬縣之南的長江邊上,使得吳三桂大震。

此時因為胡國柱、夏國相,將船隻全部帶回北岸,東路軍只得暫時在南岸紮好營寨,與吳兵隔江對持。

老太君秦良玉與順軍、西軍都有仇怨,這時也摒棄前嫌,雖身染風疾,但依然為高一功出謀劃策,以他再夔州、重慶的威望,號召川東人馬起來抗清,併為大軍找船。

民間話本故事之中,宋朝有滿門忠烈楊家將,而秦老太君一家所做之事,絕對不比楊家將差,一家夫兄子弟死王事者,不在少數。

崇禎年間,戰事頻發,秦良玉一家西南平奢安,中原掃流寇,關外抗強清,白桿兵威名佈於天下,但是終究難擋王朝傾頹。

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先後死王事,之後在與張獻忠的作戰之中,蜀中名將張令為李定國所殺,秦良玉的三萬白桿兵亦全軍覆滅,從此大傷元氣。

到了崇禎十五年,老太君之子馬祥麟堅守襄陽,城破後也毅然殉國。他死前,他給老太君寫信:“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