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工事都在松江西南一線,根據這一情況,白崇禧命右翼32軍斯烈部想法渡淞江繞進松江城;命左翼預備隊訊速摧毀松江西南一線孫軍工事,以減輕正面壓力;命工兵營潛入正面前方陣地掃除所有鐵絲網,清楚障礙,為中線突破陣地創造條件。
西線預備隊進入戰位後,孫軍頓時把炮火調轉過來,預備隊發動幾次衝鋒均沒成功。
白崇禧決定從預備隊中抽調人馬,成立趕死隊衝鋒,名曰“奮勇隊”。
白崇禧作動員令:奮勇隊員一旦成功,晉級一級,並論功行賞。其任務是掩護炮後營,目的是安置12門火炮在天馬山、佘山及小崑山,直接摧毀西線工事。
一直想立功的方先覺第一個報了名,參加奮勇隊。
“來吧!”“打倒烈強!”“打倒軍閥!”方先覺及其他隊員抱起槍支就衝,西線陣地頓時殺聲震天,這也是方先覺總結出來的:在戰場上喴殺聲一定要比敵方響,一來為自己壯膽,二來能震懾敵人。
“嗒嗒嗒”不斷有人倒下,又有人不斷地衝上去。
一個白俄炮手,從鐵甲車裡探出來腦袋想看看這些人為什麼這麼堅強,被方先覺放了一槍正中眉心,趴在炮臺上再也沒起來。
奮勇隊迅速向天馬山衝鋒,此時已離開白俄炮手的攻擊距離,但是卻遭到側翼機槍掩體裡孫軍主力軍隊瘋狂掃射。
500米!300米!100!50米!方先覺在心裡默數著,眼看就要衝上天馬山頂了,他高興地對被他摔在身後的奮勇隊員直豎大拇指。
登高望遠,山下炮兵戰士正在他們的火力掩護下,奮勇地推進,兩人推著火炮,一人拼命地抽著馬鞭,但是山勢太陡,半天才能挪一步,就在火炮拉到半山腰時,敵人好象發現了他們的動機,一梭子槍響,馬匹腿部中彈,長唽一聲,撂個蹶子連馬帶炮滾下山去。
方先覺看到此,大叫“加大火力!”
一排憤怒的火焰射出,把敵方炮火壓了下去。
呀!到了山頂!方先覺開心極了!連忙把北伐軍神聖軍旗插在天馬山的山頂。
“我成功啦!”就在方先覺正要歡呼時,突然一發發炮彈打來,自己的隊友紛紛倒下。方先覺找到槍,正要還擊,腿部一涼,用手一摸,熱呼呼的鮮血流了出來。
“媽的!拼了!”方先覺顧不著傷痛,一邊坐在地上一邊還擊。槍彈頓時象雨點一樣向方先覺集中過來。“嗒嗒嗒”,方先覺又中彈了,眼前一黑,好象什麼也看不到了。“不能當活耙子”他牙一咬,從山頂滾了下去。
炮兵營長蔣璧見此,長嘆一聲:奮勇隊完了!遂命令進展到半山腰的炮兵戰士:“開炮!給我狠狠地打!”剎那間,天馬山、小崑山及佘山陣地上的12門火炮齊發……
在轟轟烈烈的戰場上,方先覺和其他黃埔師生一樣實踐了自己“成功成仁”的誓言,據當年的一些資料記載,黃埔軍校師生在兩次東征和北伐中前後犧牲約有3000人,但後來在紀念碑或史書上能留下姓名的僅有600餘人。
僅在東征途中血戰惠州城一役,就有黃埔學生犧牲至300人,這些都是蔣校長所精心培養的幹部、國軍的精英。故蔣校長有云:“名城雖克,實不能償本校精華之損失也。”此實為公允之論。
北伐戰爭,正義之戰。
為了統一中國,黃埔師生衝殺在前,起到了先鋒和模範作用。因而“不及半載,迭克名城,會師武漢,其奮鬥勇敢之精神,至可欽佩”。又如第1軍第2師第6團的營、連長,他們中多數是黃埔軍校第1、第2期畢業生。他們與葉挺獨立團並肩作戰,互策互勵,格外奮勇。在攻克松江,推薦敢死隊隊長時,黃埔出身的連長,都紛紛報名,他們分別帶領敢死隊隊員,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爭先登城。有位隊長在登上兩丈高的城牆時,被敵人打了下來,他爬起來,立即以備用雲梯爬在前頭,指揮作戰。在他們的帶領下,攻城官兵精神抖擻,英勇殺敵,視死如歸。在葉挺獨立師任團長的共產黨員蔣先雲,作戰中負了傷,坐著擔架還在指揮,犧牲時年僅25歲。這些有“革命軍的特色”的黃埔健兒,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在黃埔軍校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給黃埔革命精神增添了光彩。
朱德為左權將軍題寫的悼詞第二次東征從1925年10月初開始,僅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就徹底打垮了以陳炯明為首的軍閥,收復東江,實現了廣東的統一。周恩來在後來回顧這段歷史時說:黃埔軍校建立之前,“雖有20餘萬粵、湘、滇等軍,與陳炯明等部酣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