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生產與消耗二個環節。有了非生產的行為,即分工,也就是社會的開始。非生產行為的擴大,那是社會的發展,非生產的行為的收縮,那是社會的危機。非生產的行為的停止,也就是社會的崩潰,退回到動物群。

生產與非生產的關係是一切的社會關係的總根據,總根源。至少,到今天還是這樣。今天人的認識就是這樣。至於後代人有了不同的認識,那是後代人的事情。

關於文化社會,可以這樣概述:

文化社會的生產:人口的生產,原始的工藝,採集和遷徙,對植物食物的採集,對動物食物的採集。(在採集方式以前有一個肉食狩獵時期。對這個時期,本書稱作社會的曙光)

文化社會的組織:始族,村落,習俗。

文化社會的思想:氏族(祖先)崇拜。

文化社會的關係:母系關係(母系制),原始的分工。

文化社會的文化:始族史詩,巫的宣講。

這些構成了文化社會的基本特徵。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知道,文化社會具有社會的一般特徵,又有自己的特徵。如果我們只是對文化社會做一般社會的認識,不懂得,不認識它的自己的特徵,那麼也就無從認識文化社會。比較後來的社會形態,它的的生產還十分的簡單,只是自然的採集,社會的關係也十分的簡單,還沒有人工生產的關係,社會的管理也沒有超出自然習俗的方式,但是,這些特徵表達了與動物群的區別。

在今天,人們往往將將生產與勞動混稱,這是因為有了嚴密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勞動具有社會生產的性質。在文化社會能夠產生積累的勞動才具有社會生產的意義。從這個意義講在初始階段,並不是全部的人口都是社會人口。社會人口達到一定程度方才顯示社會的性質。這樣,我們就看到了,在今天被認為是生產的製作技術,在文化社會還進入不了生產。製陶和原始技術在文化社會里還進入不了生產,因為其極低的(生產)能力,還不能創造積累。相反,在今天被認為是非生產的生育,在文化社會里恰恰具有產生積累的意義,是人口生產。

上面說的只是初期的情況。有意義的是,這樣來思考問題可以啟發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說到這裡,如果讀者還是不能從“政治經濟學”的概念中走出來,就不妨想一想,在沒有“財富”,“財產”之類意識的社會形態裡,生產的積累表現為非生產的行為,表現為非生產的消耗。

紐帶。

今天的社會大致劃分作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三個領域。各個領域都包含了複雜的關係。在文化社會,這些複雜的關係和結構還處在萌芽狀態。因此叫做紐帶。紐帶是說起聯絡作用的人和事物。考古的發掘顯示了遺址是分系統的。這一個一個的系統叫做文化。大的系統有太行文化和仰韶文化。不同的文化顯示了不同的特徵。這系統的特徵性顯示了存在著社會的“組織”。這長時間的,大地域的系統特徵,例如,製陶技術的代代相傳:走陶工以製陶為業,走遍了黃河土地。例如,走巫的宣講,對祭祀的主持。這些都需要採集的剩餘來支援。實現了社會的運動。

讀者問,這樣的運動會不會發生在例如動物群?大概不會。至少,直到目前的考古發掘不支援,沒有發現動物群時代有遺址群的情況。原始的動物群使用簡單的打製石器。這種打製石器在自己的群內完成。一旦發生了群與群,群與個人之間的交流,也就標誌著他們將進入社會。原始技術,例如製陶,始族的製作與專業的製作(分工),其性質和效果截然不同,表達了不同的關係。特別是用做祭祀的彩陶和磨製的石器,一定是專業的製作。這些廣泛的的聯絡在始族間,在村落間進行,構成了社會的紐帶。

在文化社會,始族間的鬥爭還不激烈。嚴重的鬥爭在人同大自然之間,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定有對工匠的傳唱,表達了對增強自身能力的渴望。不是燧人氏教人用火嗎?不是有巢氏教人造屋嗎?不是神農氏教人食五穀嗎?這便是三皇時代。如果是在一個連社會的中心都沒有的時代,這些聖人又是用什麼方法,怎樣教會人們的?原來,這是一批掌握了原始技術的走工人(走工人,走婚人),是走工人中的佼佼者。這些佼佼者的事蹟留在了始族人的記憶裡。留在了始族人的傳說中。關於三皇,大約是古人從傳說中總結出來的。

社會的運動由積累的生產和積累的消耗二個環節組成。沒有積累的生產,消耗失去了來源,社會不能存在。沒有消耗,積累表現為貯藏。這樣看來,社會的運動即是能量的運動。如果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