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筐將豬連筐一起投進河水中首領他們就站在河邊的高臺上,梆聲停止了,喊聲停止了,唯有暴雨聲。始族人參加了這個神聖的儀式。至此,首領,巫,始族人解除了對神的許願,用豬牲將首領替換出來。
祭神的儀式過後,暴雨也停了,始族人在首領的帶領下,走上了遷徙的路。穴屋大多已經倒塌。粗笨的石器都棄了。他們是不穿衣服的,也沒有行李。首領戀戀不捨的望著這條過慣了的河谷,河水已經退去了一些,被水浸過的禾苗倒伏在雜草叢中。首領走到畜圈跟前,畜圈還有二十幾只羊和二頭豬。首領說,豬牲送達了我們的許願,這二頭豬就放了吧。於是,開啟了圈門。首領說,這二十幾只羊就帶上吧。羊是溫馴的動物,也是人的好朋友,帶上吧,人們找來葛條,拴了。巫走在最後面。他一邊走一邊向祖先做告別詞,“莊嚴的祖先人呵,我們是你們的不肖子孫,沒有保持你們為我們選中的這塊土地,我們將去尋找新的住地,將更好的食物祭獻給你們。”
河邊的路上,逃荒的人絡繹不絕。到處是一灣一灣的水域,找不到可以長久居住的地方。夏秋過後,寒冷的冬季來了,始族的人口開始減少,那二十幾只羊,一隻一隻的祭祀之後被始族人吃光。老首領的這一支始族人赤身露體,一無所有,理想的住地也沒有找到。老首領一次退位沒有退成,又一次祭神沒有死,始族人善待他,這是因為始族人沒有忘記他帶領族人去圍獵,度過了一年的災荒。但是,種植的事情被始族人拒絕了。
這一支氏族人的種植嘗試就這樣失敗了。在那個只有天然的石塊和木棒的條件下,還沒有除去雜草(整理土地)的能力,始族人選擇了遷徙的方式。達不到今天意義的定居生活。
這一個冬天,老首領的始族人口減少了一半。死去的人中,未成年的孩子埋葬在住地的跟前,人們將孩子的屍體放進坑窪的地方,屍體上面覆蓋一層薄土,死去的孩子就像生前一樣受到始族人的保護。孩子死去以後不再生長,始族人就是這樣認識的,幾年以後,十幾年以後,人們遷移到了新的住地,這些事情也就被忘記。
死去的老人的屍體在祭過祖先之後,始族人便分吃了。這樣,死去的人便回到了祖先那裡,無牽無掛。始族人是這樣意識的,他們找不到更好的處理人屍的辦法。遠古人一定認真地思索過這個問題,就像認真地思索過生一樣(婚配,生育)。
對於生死的思索是巫份內的事情。老首領仍在想著擺脫飢餓的辦法。始族人都清楚老首領也清楚,這一支始族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這樣下去,支援不了幾年。滅絕的命運正在逼近。這些年來,老首領衰老了許多,差不多行將離世。始族人將關切的目光轉向了生育,用生育來抵抗種族的滅亡。這是看得見的十分急切的事情。巫母日益成為始族人的中心,始族人加倍地呵護著生育母親。
在河邊,在山坡,到處都生長伏(葫蘆),這個東西長著長長的蔓,不怕草多。可以在任何的土地上生長,嫩的葫蘆十分味美,缺點是不耐貯藏,成熟以後硬化,不能吃,只是當做渡河的工具。
老首領想呵,想呵。一下子想到了伏。如果住地的山崖陡坡都長出葫蘆來,一定是很好的食物。他想呵,想呵,想了萬千遍。想仔細了,以防止像上一次種植那樣的失敗。這一年的冬天裡,他帶領幾個人到長伏多的河谷去採集葫蘆籽,這支始族人吃了一個冬天的葫蘆籽。第二年的夏天,伏開始長出鮮嫩的葫蘆來。因為種得多,從夏吃到秋,吃到伏成熟,也沒見秧上的葫蘆少多少。葫蘆成熟了採收回來,隨便放到什麼地方,三年也不腐爛。就在這一年老首領死了,他還沒有看見採摘葫蘆就死了。年復一年,葫蘆籽越收越多,伏可真是個好東西。
暖期來了,繁茂的植被複蘇,食物日漸豐富,不再以葫蘆為食物。
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年月,也不知道哪一支始族開始了對伏的拜祭,叫做伏羲。在伏羲時代,始族人隨便什麼也拜祭,大到山水,小到花草,石塊,小動物,千種百種的自然物受到拜祭。拜祭伏羲實在不算什麼。只是因為葫蘆食物使得始族人度過了飢餓的冰期歲月,受到長期地拜祭。後來,伏羲便成了始族的標誌,凡是拜祭伏羲的,便是一個始族,凡是不拜祭伏羲的就不是一個始族,老首領種植葫蘆的故事很快被忘記了。
長期地拜祭,伏羲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有人將伏羲當做伏羲女神,有人將伏羲當做首領神,有人將伏羲當做生育神,有人將伏羲當做山神,水神。始族巫在主持一位女首領的葬禮儀式上唱道:
“我們的首領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