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張千戶都按數給連蔓兒留了下來。另外,張千戶還拉走了幾車玉米秸稈。

天色已經不早,沈六帶著人匆匆地走了,甚至沈謙也只來得及跟連蔓兒說了兩句話,就被小廝們給抱上了馬車。

等人都走後,連蔓兒一家又重新回到打穀場上。

“一萬多斤啊,種這些年地,我還第一次看見這老多糧食。這還是二十畝地的產量……”連守信發著感慨。

“可不是。這玉米,還真是好東西,要我說,比黍米還好吃。”張氏道。

看著因為玉米被搬走而空出來的大片地方,大家的心中有些歡喜,也略有些空落落的。歡喜是因為玉米的高產。空落落的是那麼多的玉米,一下子就都被拉走了。

不過這種空落落的感覺,也只是暫時的。沈六臨走的時候,並沒有說什麼。但不論是連蔓兒。還是連守信、張氏等人,都相信,沈六不會白拿他們的東西。

就是白拿。她們雖然有些心疼,但是仔細想想,也不會覺得沈六做的過分。

“這玉米的種子,就是人家給咱的。咱伏天那會,賣的金玉米,這錢咱也掙的差不多了。”連守信樸實、容易知足,“就是這回這玉米。六爺一點都不給咱留,那咱也沒啥可說的。……六爺給咱留了三百斤吃的,還給咱留了一千斤做種。六爺待咱,那是真真的沒話說。”

連守信對沈六隻有深深的感激。

“可不就是這個理。”張氏跟著點頭,“咱跟人家六爺素不相識。天差地別的,就這,咱就沒少借人家的光。”

“對。”連守信點頭。

連蔓兒只是微笑。沈六待人似乎很嚴厲,但是接觸幾次下來,連蔓兒就發覺,沈六絕對是個賞罰分明的人。你為他做事,該給你的東西,不用你去要,他自己就會給你。而且還會給的很大方。

現在沈六拿走了玉米,當場並沒給連傢什麼,那麼過後再給,只會給的更多。

這應該也是沈六能令行禁止,讓手下盡心為他效力,讓並非直屬他管轄的眾官吏對他尊崇敬畏的原因之一。

而張氏和連守信這兩口子性格質樸。特別的知道感恩,遇到像沈六這樣是非分明的,就是福氣。而在連家,他們的這種性格,卻讓他們成為兩隻鬆軟的大包子。

當然,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

…………

連蔓兒家六口人,只有張氏和連守信兩個成年勞力,他們今年種了五十多畝的地,但是秋收季節,他們卻比去年沒分家的時候,那麼多人種三十畝地輕鬆了許多。

先是二十畝地的玉米,都收拾完了,只剩下將玉米粒該曬的再曬一曬,曬好了就收進穀倉儲存起來。

至於剩下的糜子、高粱、花生、豆子等,還要晾曬一段時間,才能進行脫粒、揚場等,直到顆粒歸倉。

“這些活,今年就不用你們娘幾個了,到時候,咱僱三個短工,我帶著他們幹活,也就幾天的工夫,啥都拾掇出來了。”連守信是這麼打算的,顯然那天吳玉貴和王氏的話,打動了他的心。

“那也行。”張氏也點頭表示同意。

鋪子裡總要有個大人照應,連守信要帶著短工做農活,她就要留在鋪子裡。現在以家裡的條件,僱傭幾個短工做活的工錢,她們完全負擔的起,能夠因此讓幾個孩子輕省輕省,她這做孃的心裡也願意。

眼看著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些活,連守信打算等過完了節再幹。

吳家興提前兩天又送來了節禮。

吳家這次的節禮第一樣是一摞上等的月餅禮匣,其中遼東府特產的五仁的、棗泥的、芸豆沙餡的月餅的一樣各一斤,還有從南貨鋪子裡買的蓮蓉餡的、火腿餡的月餅也是一樣各一斤,一共五斤。

第二樣依舊是尺頭,秋香色的府綢、煙霞紅的棉綾、水藍的素緞、藍底紅花的細棉布各一端。

另外還有紹興黃酒兩壇,粳米十斤、上等白麵十斤。

連蔓兒家就將收秋的活計先放在一邊,一家人開始準備過中秋。

中秋節,是傳統的一家團聚的節日。這個中秋節,還是連蔓兒一家子分家以來,過的第一個中秋節,而且是在這樣一個豐收的秋日裡。

“今年中秋啊,咱得好好過過。”張氏第一個就道。

連守信笑著點頭。

要說好好過節,那自然是好吃的好玩的一大堆,連蔓兒、連枝兒、五郎和小七幾個自然沒有異議。

不過自家吃的玩的,暫時還要放到後頭,首先要準備的是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