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這種氣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三十里營子的土地可以一年兩熟,那麼相同氣候的地區同樣也可以。
“不過,這樣種了一年的地,第二年就不能這麼種了。聽我爹說,得讓地歇一歇。第二年就種玉米。”連蔓兒又道。
“就是這樣,那也還是比別人多了近一倍的收成吧。”沈謹對這些事並不是很懂,不過也聽出了些門道,就試探著問。
“是差不多。”連蔓兒點頭,“不過,我們要付出的辛苦,也是人家的一倍,一倍還不止那。”
不僅是人力,還有糞肥。這兩項是支撐高產的基本條件。
“等五郎回來了,年底讓他寫個條陳。”沈六就對連蔓兒道。
“嗯。”連蔓兒重重地點頭。
這個時節麥穗已經比較飽滿了,微風吹來,隨著沙沙的響聲,看麥浪翻滾,這是田間最美麗的景色。
沈六、沈謹和沈謙都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而對於連蔓兒來說,這是她這一輩子,甚至下輩子,下下輩子,怎麼看也看不夠的。
一行人正在麥田邊駐足觀看,就見有個人從地頭的小路上跑了過來。
那人跑到跟前,就被沈家跟隨護衛的人給攔住了。
“我找我蔓兒姐有事。”
連蔓兒聽見說話聲,忙扭過頭,看見是連葉兒,就忙出聲,沈家護衛的人這才讓開,讓連葉兒走了過來。
“是我的堂妹,連葉兒。”連蔓兒告訴沈謹道。
“葉兒,是家裡有啥事?”連蔓兒就問連葉兒道。
第六百四十五章耨耨
“蔓兒姐,是大舅他們來了。;!”連葉兒忙上前來,對連蔓兒道。
原來是張慶年來了。這個季節,正是新鮮山貨下來的季節,張慶年他們來,一定是給連蔓兒家送山裡的新鮮土產來了。張慶年過來,一般都是早上來,吃過了飯就走,不會留宿。
連蔓兒就忙和沈謹說了,要和小七回家去。
人家親孃舅來了,而且還是很快就要走了,沈家兄妹再捨不得,也的放連蔓兒和小七回去。
連蔓兒就和沈六、沈謹、沈謙告辭,沈六另安排了一輛轎子給連蔓兒。連蔓兒就和連葉兒坐了轎子,小七依舊騎著馬急忙往家裡來。
一進院門,張採雲就笑著迎了過來。
“蔓兒,我可想死你了。”張採雲上來就拉住連蔓兒,又看小七,“小七好像又長高了。”
幾個孩子說說笑笑地進了屋。張青山和李氏這次都沒來,只打發了張慶年和張王氏兩口子帶著張採雲來了。大家相互見禮,又是一番寒暄熱鬧。
張氏和連枝兒張羅著做飯,張採雲就帶著連蔓兒和小七看他們帶來的東西。
兩籃子晚熟的大黃杏,一籃子還有些泛青的沙果,另外幾個籃子裡滿滿地裝著各種鮮蘑菇、鮮木耳,還有兩個籃子,裡面裝滿了紅彤彤的小果子。
“耨耨。”別的都還尋常,小七見了那兩籃子紅果子,立刻就兩眼放光了。
“就知道你們最稀罕吃這個。”張採雲就笑,“……是我們昨天上山摘的,怕放不住,都帶著葉子摘下來的。你們先挑特殊熟爛的吃,剩下的放你們那地窖裡去,還能多放兩天。”
耨耨,是燒鍋屯那一帶大山裡特有的一種野果子。植株是小灌木,果子有指肚大小,完全成熟的時候呈火紅色,味道極為甜美。連蔓兒姊妹幾個都愛吃這個,並一致認為這是最最好吃的野果子。
耨耨多生長在深山裡,即便是張青山家山裡果園裡也是沒有的。要採摘耨耨,必須要往更深、更險的山裡走。而且,這種野果子的數量並不多。
張家人特意上山裡,為她們摘了這麼多的耨耨送來,這一份心意,讓連蔓兒覺得,什麼樣的言語感謝都是虛浮的。
連蔓兒就打發了小喜去洗些耨耨送上來,就拉著張採雲往炕上坐了說話。
“我姥爺、姥姥咋沒來?”連蔓兒問張採雲。
“今年不又買了好多棵樹嗎,現在正結果,離不了人。僱了人也忙不過來。他倆都不放心,非得看著,就沒來。”張採雲對連蔓兒道。
這一兩年,張家的日子也越發好過了,因此今年開春就又買了個果園。不過在燒鍋屯那邊,一般都不說幾個果園,而是算具體的果樹有多少棵。
“那我大舅和舅媽今天就得回去,不能住兩天?”連蔓兒就問。
“一會吃完飯就得回去。”張採雲道,“對了,你跟小七跟我們回去不?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