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袁立金再不敢猛衝猛打了,剛才韋祖樂幾乎送命,如果他不在旁邊照應,韋祖樂這位二東家怕是要遭了大竺兵的毒手。
餘下的大竺兵,沒了首領,大多各自為戰。
陳德、袁立金如此威猛犀利,他們抵擋不住,在無人約束之下,開始潰敗。
袁立金是老江湖,知道放走大竺兵,會給他們後面的行程帶來麻煩,陳德也知道這一點,兩人便儘量擊殺敵兵。
但是,路邊是土嶺、山林,一些大竺兵逃入林中,兩人沒辦法掃清所有的大竺兵。
大竺兵留下三十幾具屍身和一地的糧食,還有滿地亂走的雞鴨、山羊。
一位少年見到地上這麼多糧食,他也知道這是大竺兵搶來的,感到於心不忍,就說:“韋大哥、袁叔,我們是不是讓被搶的村民來拿回他們的糧食?”
袁立金搖頭道:“咱們不知道被搶的村莊在那裡、離這裡多遠,一來一回的,耗費時間。逃走了一些大竺兵,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如果我們不早點離開這裡,恐怕到時候就走不了了。”
袁立金剛說完話,他們就馬上驅車離開,四人的傷就在車上邊走邊料理。
陳德一行,後面的許多類似的遭遇,證明了一些大竺校官搶掠大元百姓成了習慣。
經常地,那些垂涎他們馬車的大竺軍士首領,一看清了陳德一行的馬車的品相,便要以大竺軍隊徵用的名義劫奪他們的馬車。
陳德與韋祖樂、袁立金三人,當初特意花大價錢挑選三輛上好的馬車,就是想路上行走得快一些,少耽誤些時間。
真是有利有弊,馬車越上乘,遇到大竺兵時,越是容易被對方的首領所垂涎,從而引起紛爭。
陳德也是沒辦法,他已經是一個展竅境修士,雖然不太願意因與凡俗之人動手,而引起這個世界的氣機反噬,但是對方搶到他頭上了,也不是他要恃強凌弱,應該氣機反噬也就不強吧。
總之,遇到這種情形,只要精通大竺話的袁立金,告訴他對方要搶奪馬車,陳德也不廢話,二話不說就動手。
為求能快點擺平對方,接著上路,陳德總是抽出長劍,不由分說上去一劍。
這種時候,對方的首領往往想不到,對方几人之中,一個看上去還比較斯文的少年,聽了他們最年長者的一句言語後,立即拔劍動手。
往往他們還未看清對方如何拔劍,已經脖子一涼,身首異處了。
 ;。。。 ; ;
第198章 進入大竺
這些被派出來辦事的大竺兵,往往都不是百戰之兵,何曾見過如此兇狠的少年,往往一瞬間如墜冰窟,覺得分外寒冷、手腳僵硬起來。
袁立金乃老江湖,身經百戰之人,往往陳德一動手,他立馬就拔刀而上,趁勢砍殺對方的二首領。
袁立金本就是江湖一流武功好手,對方又氣勢被奪,多數時候也就一兩招之內將對方的二首領斬於刀下。
群龍無首,對方又是魂飛魄散,只恨自己出門沒有挑好日子,怎就遇上了索命煞星,很快被袁立金領著韋祖樂、三個少年斬於刀下。
這個時候,陳德反而收手了,而是拿出弓箭,將逃跑得最快的傢伙斃於箭下。
由袁立金領著韋祖樂、三個少年收拾逃離戰場比較慢的傢伙。
意圖就是儘量收拾掉這些與他們動手的大竺兵。免得漏網之魚會給他們後面的行程帶來麻煩。
因大竺兵搶掠成性,故而在山南行省道上行走時,陳德一行不時地要進行戰鬥。
陳德覺得太浪費時間。
但是,韋祖樂卻覺得這樣的經歷使他大有收穫,而且,他當初帶三位少年出來歷練的決斷,就是個非常好的決定。
因為,他與三位少年,在戰鬥中不斷成長。
有袁立金和陳德照應之下,每次與大竺兵拼殺,他們都不會有太大危險。
他們的戰鬥經驗逐漸增加。經過鮮血的洗禮,他們的武藝中所有華而不實的動作全部被剔除掉,招式變得簡潔有效、實用而致命。身上漸漸有了些鐵血的韻味。
只要一動手,陳德知道盡量不能被對方有人逃脫,因為一旦有人逃脫,極有可能大竺軍隊會在他們前方重兵攔截,到時他們一行人就很難逃脫了。
後面又有兩三次,對方人數實在太多,一鬨而散之下,陳德他們根本留不下對方所有人。
殺散大竺兵後,只好趕緊快馬加鞭趕路,並且可以繞道時,就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