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部分

三倍後,在同樣距離上,因為飛行時間短了,故而箭矢到達目標處自然下墜的高度肯定大大地降低了。

同樣地,因為飛行時間短了,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的風向、風速對箭矢飛行軌跡的影響,也是大大地降低了。

因而,綜合前面兩點從而確定最佳瞄準點的難度,更是極大地降低了。

思考中的陳德,很快就推論出:

如果創制附加了乘風術的符箭成功了,那麼許多沒有箭道天賦的小修士,就都可以用弓箭精準地射中遠處目標。

而附加了乘風術的符箭,使弓箭的射程更遠了。

而在養脈境、展竅境的小修士中,因為法術和武器攻擊的距離短,威力偏小,那麼這樣的符箭在養脈境、展竅境的小修士中,想不受歡迎都難了。

有了符紙和符籙的成功經驗,陳德兩眼精光一閃,似乎賺到的靈石即將在他面前堆積如山,讓他看到靈石山上閃爍的誘人靈光。

想通了這一層後,陳德對創制符箭的動力更足了,有空就把時間和靈石投入實驗中。

同一種符籙,同樣的符紋,不同的修士繪製出來時,是有差別的。

只要符紋結構、紋路沒有錯誤,並且繪製過程中,封靈無誤,就能得到一張成功的符籙。但是威力就各自不同。

因為箭桿細長,陳德先在符紙上試驗過,乘風術符紋的極限的長寬比例是多少。

陳德對乘風術符紋早已爛熟於心,很快將這個極限比例摸索出來,不過,用掉的靈墨和符紙可是不少。

極限長寬比例找到後,陳德開始嘗試在箭桿上繪製符紋。

因為箭桿與符紙相比,太細,而且是圓形的,原來陳德用得很順手的兩支符筆就用不上了。

經過多次的使用比較後,陳德掏靈石定製了一隻符筆。這隻符筆的特點是筆尖尖細、堅韌,靈墨依附性及靈氣通透性好。

陳德憑藉念力和超強的控制力,仍然在經過數不清的失敗次數後,才成功地第一次將完整的符紋繪製到箭桿上,隨之同步的封靈也很順利。

隨後,意料之內的事情發生了:靈光閃過之後,箭桿碎裂。

普通的竹、木製成的箭桿,承受不了符紋中封入的靈力,自然就碎裂了。

普通箭桿便宜,但是陳德走到這一步,花費了不知多少靈墨,這麼多的靈墨可就不便宜了。

接下來,陳德要選擇一種靈才作為箭桿的材料。

如果選用金屬材質的製作法器的材料,不但相當於打造一件小型法兵,而且一般的金屬靈才比較重,會使效果大打折扣。

而重量輕的金屬靈才,則非常貴重,用於製作箭桿,成本太高。

陳德很快就想到了妖獸的獸骨,或是妖禽的獸骨和翎羽。

因為妖獸都能施展天賦妖法,它們的獸骨和翎羽中,有些有很好的靈氣親和力和通透性,而且獸骨和翎羽足夠堅硬。

要挑選出適合的妖獸獸骨或翎羽,就要對大量的此類材料進行試驗。陳德有兩個主要途徑收集這類材料。

首先,是在天器宮內收購。

因為煉製法器用到無數種靈才,其中獸骨和翎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材料。

陳德在天器宮最熟悉的就是張之良和墨蘭納雄了,而他倆在天器宮地位較低,為了打通關節,陳德不得不花費了額外的一筆靈石,用於開路,讓他倆能從天器宮的庫房和同門手中購買。

其次,是在小蘭的攤位上掛出收購獸骨和翎羽的牌子。

自然地,不是什麼獸骨和翎羽都收,最基本和最緊要的就是尺寸要和一般的箭桿相仿,不可相差太大,這樣就可以稍作煉製後當箭桿使用。

而外形和尺寸相差較大的就是不可以的,比如,妖獸的頭骨、脊椎骨、蹄子就肯定不行。

面對著收購來的一大堆的材料,陳德既高興又心煩。

高興的是,材料多,就有更大把握挑到最佳材料,煩的是,東西多就意味著要花的功夫就多。

陳德首先對材料進行編號和標記。

如果沒有標記和編號,這幾百種材料,可就很容易混淆。而且,用了兩間房才勉強將它們分門別類地放好。

對所有這些形狀和尺寸適宜製成箭矢的材料,在它們的表面繪製符籙的效能如何,陳德就一樣一樣地試驗。

每試驗過一種材料,陳德都會對試驗中的要點進行記錄。

這麼花靈石和時間的事,不留些記錄待以後有據可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