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聲道:“我們的戰馬來了!”
一看北方地平線上,千餘匹駿馬浩浩蕩蕩,勢若大江之水,疾馳而來。
“好!聽我將令,沒馬的將士前去乘馬,與我全軍出擊!”
說完,當先領著自己的玄甲隊,在程咬金、秦瓊、尉遲恭、翟長孫左右掩護下,當先縱馬踏過汜水,往夏軍陣營衝去。
李世民領軍作戰,總是身先士卒。其帳下玄甲隊,乃是拔軍中精銳而成的精騎。每至大戰,他總是親自率領玄甲隊,在幾名悍將的掩護下,迎頭殺入敵陣,銳不可當,通常能一直殺到敵人的隊尾,貫通到底,再殺回來,反覆衝擊,直到敵人陣形大亂,喪失鬥志,大部隊同時掩殺過去。
此種戰法幾乎戰無不勝,謂之為“鑿穿”。諸將之中,李道宗受此戰法影響最大。
自李世民領著玄甲隊出發,餘下士卒也在將領的帶領下分成八路,渡過汜水,殺入夏軍營陣。
其時,竇建德正召集帳下諸將,商議如何擊潰唐軍,攻取虎牢。忽然聽到殺聲陣陣,一名傳令兵慌忙進來報告:“報大王,唐軍已攻入我軍營陣,正往大帳殺來!”
聞得此言,那些個朝臣文官竟然齊齊往竇建德的方向擠來,似乎竇建德可以給他們帶來護佑。
“讓騎兵頂上去,把唐軍拖住!”竇建德下令道。
“各位臣工,隨本王后撤!”說完,帶著群臣往後撤退。
然而,這些撤退的群臣堵住了湧上來的騎兵的道路,人流混雜,一時間難以行動。
無奈,竇建德又只好先讓群臣回到大營,等騎兵過後,再行撤退。
一來一去間耗費了不少時間。
進退之間,唐軍已至。
頓時一通好殺。
這三千鐵騎踏入夏營,就好像幾隻野牛闖進菜園子一般,也不管是冬瓜南瓜蘿蔔白菜,統統踩得稀爛。所謂兵敗如山倒,二十餘里的大營,第一道防線被突破以後,後面的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見前軍潮水一般的逃命,殺聲震天,想是敗了,也跟著轉身開跑。有些跟竇建德征戰多年的老兵,經驗豐富,還想著列陣堅守。然而此刻,卻聽見一人大聲喊道:“兄弟們,隨我反了大夏!”接著,只見數萬的徐元朗舊部竟然掉轉刀口,往夏軍這邊殺來。
而同時降降的孟海公,卻帶著自己的一萬多士卒倉皇向後逃去,一邊跑還一邊大叫:“他媽的徐元朗,你想害死老子不成!”
這萬餘人一退,整個夏軍大營便如黃河決堤,一潰千里,夏軍兵馬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
竇建德見狀,引殘餘騎兵步卒至東坡,陣型未曾列好,李世民便已殺至,又將這些士卒騎兵從陣頭殺到陣尾,所向披靡。就連竇建德也在亂軍之中中了一槊。
淮陽王李道玄挺身殺敵,身陷陣中,亂矢之下,胯下坐騎受傷。李世民見狀,又領騎兵衝回敵陣,殺到李道玄身邊,將一匹從馬讓給他,帶著李道玄破陣而出。
殺出之後,連同史大柰、程知節、秦叔寶、宇文歆等人攜帶唐軍旗幟來到夏軍陣後,豎起大橐。那些原本還在抵抗的的夏軍,見後方旗幟更易,頓時失了抵抗之心,逃的逃,降的降,竟被唐軍追殺三十餘里。
只見無數的夏軍逃兵四面八方的亂跑,想要避過唐軍鐵騎的追殺,反而漸漸被唐軍連同徐元朗部分割開來,出現了幾人圍殺幾十人的情景。
張允文騎在馬上,帶著偵察營的一眾士卒跟在李世民的玄甲隊之後,一路上也是殺人如切菜砍瓜。他雖不會馬上作戰方法,卻知道依靠手中長槊刺擊,也到殺了不少的夏軍士卒。
眼看衝過夏軍大營,張允文豁然看見一名身著金甲的人正爬上一匹駿馬,往北馳去。
“走,這邊!”想也不想,招呼了幾名士卒便跟在那金甲人馬後。
一路疾奔,只見那人忽東忽西,極力想要擺脫身後的張允文等人。
然而張允文豈是那般好擺脫的,他和士卒始終盯著他,一直追到汜水與黃河的交匯之處——牛口渚。
只見眼前茫茫大水,那人想要掉轉馬頭往東奔去,去見張允文等人已然追到,擺開陣勢,合圍自己。忽然想起以前軍中流傳的歌謠“豆入牛口,勢不得久”,心理登時絕望。
正猶豫間,張允文等人已然到來,眼看一名士卒就要提槊刺下,那金甲人慌忙喊道:“莫殺我,我是夏王。如若相救,富貴與共。”
張允文聞言,頓時“哈哈”狂笑,他不管竇建德的言語,而是指著竇建德,問道身旁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