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應有之意。他蘭陵王手裡握著一支裝備和戰鬥力都如此強悍的精兵。前來南詔是獲取戰功的。
現在莫名其妙答應了議和,自然心中不爽,他提的這些條件也是正常的。”
眾人會心一笑,唯有段銘藝有些不明白,捅捅他叔叔段全葛,小聲道:“阿叔啊,這蘭陵王不可相信,萬一他等我們大王。王子,大臣這些人質,還有一萬羅苴子解除武裝後,他突然不認賬,繼續攻打我們辦?”
“傻瓜,你還沒明白大王和楊先生定下的計策嗎?我們確實是要與大唐議和,卻不是求和,而是以戰逼和。”
對這個腦子不太好使的侄子,段全葛也只好耐心解釋道:“所以我們這次是假和,就是用這個辦法。讓他們放鬆警惕,然後尋著機會四面出擊。燒燬他們的戰船和造船廠,最好能生擒那個蘭陵王,然後再逼他與我們休戰和盟誓。”
段銘藝若有所悟地點點頭,那邊閣邏鳳繼續問道:“天策軍營中士氣如何,防衛如何?”
楊子芬道:“士氣依然高漲,不過聽說要和談了,明顯比上次降低了不少,大營的守衛也沒上次那麼嚴密了,路上的哨騎也沒那麼精神了。”
閣邏鳳大喜:“煩勞愛卿再跑一趟,重申我們和談的誠意,並向蘭陵王透露吐蕃援軍就要到的資訊。
然後再表示,蘭陵王的條件合情合理,我南詔十分害怕有詐,所以暫時不敢答應解除一萬羅苴子武裝,就說孤王願意想派遣孤王的長子和十名大臣到唐營為質,以表誠意。
但請蘭陵王也派十名軍將和校尉到龍尾城為質,之後孤王便自縛請罪。”
楊子芬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