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最好的藉口,但凡想要造反作亂都快要利用這個藉口啊。你說,朕還可以相信誰……”
“陛下……”楊貴妃輕聲地道:“這天下所有臣子也不都是這樣,臣妾認為,至少輔臣就不會這樣,今天的事情也是多虧了輔臣。若不是他陳老將軍說不定此刻已經被刺,那王焊已經控制了龍武軍帶兵逼宮了。”
楊貴妃此話有兩個,第一個自然自然是蕭去病即使前來報信,飛龍禁軍提前做好準備,最後蕭去病又及時帶兵前去平亂。另一個意思卻是說陳玄禮沒有被刺也得多虧了蕭去病。
據那沙小山交代,正是因為之前蕭去病要他留意龍武禁軍中哪個萬騎果毅與斧頭幫幫主邢縡來往過甚。再加上今天王林天怪異的表現,身後四名親衛全都面生。沙小山突然從蘭陵美酒想到了蘭陵蕭氏,因而想到了蕭去病,再想到之前蕭去病的話,仔細回憶一下記得王林天身後四名親衛其中一個竟然是斧頭幫幫主邢縡的心腹。
於是沙小山暗中跟蹤他們知道他們要去向陳玄禮彙報重要軍情,知道情況不對的他立刻想去向陳玄禮報警,可惜級別不夠,還好在營門外碰到了巡營的龍武將軍李宜德。這才有了後面的事情,所以這樣說來,蕭去病的功勞確實很大。
李隆基笑了笑:“輔臣自然是足夠忠心的,今天的事情也確實多虧了輔臣了。只是朕倒十分好奇,輔臣是如何如何知道這個邢縡有問題的?竟然提前那麼多天就派人盯著他,而且這件事後來還被王鉷和李林甫抓住攻擊輔臣勾結龍武禁軍所圖非小。現在看來,所圖非小的卻是他王鉷了!”
楊貴妃想了一會,眨了眨眼睛微笑道:“輔臣是仙家弟子嘛,就像當初河中之戰的時候,葛邏祿葉護臨陣反叛,輔臣也提前好多天就知道了,當時他是怎麼說的?”
李隆基一下想起來:“好像是說他師父晚上託夢,可是他的師父不是已經仙逝了嗎?”
楊貴妃笑道:“三郎何必費神去想,等輔臣到了直接問他不就行了?”
就在這時,孫六領著楊國忠李林甫陳希烈還有陳玄禮李宜德,還有戶部郎中,河東節度副使吉溫,以及京畿採訪使判官、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每一個職位都是王鉷的副手)裴冕等人進到了殿裡。
楊國忠一臉的春風,容光煥發笑得見牙不見眼,李林甫臉黑得像灶臺,吉溫一臉陰笑,裴冕垂頭喪氣,兩位老將卻是一臉的氣憤。
李隆基重新坐了起來,大聲道:“結果如何?”
楊國忠第一個站出來,得意道:“招了,那王焊都招了!”
“細細說來。”李隆基有些不悅,心說真是個小人啊,朕剛才都差點被逼宮了,你還這麼高興。
楊國忠道:“陛下,是這樣的,那王焊確實一年多以前就開始準備造反作亂。自從他當上戶部郎中以來,就以各種辦法搜刮錢財,豢養死士結交龍武禁軍。他與斧頭幫幫主邢縡互相勾結,仗著他哥哥王鉷的勢力為斧頭幫大開方便之門。為了撈錢,兩人甚至合謀暗中搬空了武庫,為了怕檢查露餡在八月的時候這王焊和邢縡乾脆放火將武庫給燒了。當時臣就覺得很有問題,但是王鉷和左僕射卻全力為王焊開脫……”
李隆基氣得要命,這件事打的也是他的臉,此事發生的時候,按律是應該重處責任人的,但當時他也沒多想,以為是尋常失火,看在王鉷的面子,竟然輕拿輕放,寬恕了王焊。現在想起來,讓他怎能不氣,不過這事自己也有責任,他打斷了楊國忠的話,要他接下講別的。
第五十四章 大獲全勝(上)
楊國忠有些訕訕,繼續道:“據王焊和兩名斧頭幫堂主交代,他們幾乎搬空了長安的武庫,大量軍|國重器,盔甲、強弩、馬槊被他們在黑市以很低的價錢賣掉。
這些都是在王鉷的配合下進行的,若不是因為如此,這樣大規模的軍械交易如何會不被發現?再另武庫雖遭大火,但鎧甲馬槊等大量鐵質軍器並不會被燒掉,地上肯定有痕跡,但王鉷卻知情不報,可知必是同謀!
兩人盜竊軍器共得利兩百餘萬緡,這次他們用來作亂的軍器也是直接來自武庫,還有上次行刺壽昌縣侯所用強弩同樣來自武庫,可知從一開始他們就想置壽昌縣侯於死地。”
他依然沒有忘記打擊王鉷,但說出的事情也足夠讓人震驚了,而且大部分也是事實。王鉷掌管京兆府整個長安的治安都歸他管,這樣大規模的軍器交易沒有發現於情於理全都說不過去,說他不是同謀現在連李隆基都不信了。
但更讓震驚的還不是這個,這麼多的軍器被偷偷賣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