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上官幹活,就算時間緊,任務重,加班加點了一點,那還不是應當應分的麼?哪有多做一點事就發半個月的俸錢做獎賞的呢?不過貌似還真有效,自己帶人去送獎勵的時候,那些工匠都把胸口拍得山響,一個個都幹勁十足!

而且蕭去病對自己也算不錯,自己之前無端遭來橫禍,被皇帝免去官職賦閒在家,現在總算有個事做,而且兒子獨孤羽也在他麾下受到重視。

這蕭大將軍如此特立獨行,雷厲風行,說不定真能成就一番大事也不一定呢。

獨孤明想這些事情的時候,蕭去病已經跳上了四輪馬車,親自駕車到外面轉了一圈回來。轉彎什麼的都沒問題,唯一不滿意的地方還是車廂的懸掛問題,還需要李岫、包巧、訾山他們好好研發改進。

蕭去病跳下馬車,對著正滿臉期待看著自己的李岫和包巧他們大聲說道:“轉向不錯,車廂還是不穩,有點搖啊。懸掛還是沒有做好,還要多加改進才行。”

李岫和包巧等人臉色頓時一紅,轉向不錯那是因為蕭去病給了四輪馬車地盤的轉向結構圖;懸掛沒做好,是蕭去病要他們解決的難題,而他們沒解決好。

李岫道:“蕭府監,這個我們知道,我們有好幾設想,就是想來向你商討一下,哪一個辦法好……”

蕭去病擺了擺手,笑著道:“巖璋兄,還有包署令和訾署令,這四輪馬車我只是聽師父講過,對底盤結構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

至於車廂怎麼安放才安穩,震動少,我知道和懂得的並不比你們多。你們不必來問我,有什麼想法儘管去試驗,需要經費就找獨孤駙馬。”

四海商社在明年就將正式運轉開來,四海商社旗下的商隊在不久的將來就要遍佈大唐還有周邊各個角落。貨物往來,對物流的要求將越來越大,之前老式的兩輪馬車已經不能適應需求了。

兩輛馬車雖然在速度、靈活性和適應性上誘很大優勢,但有個致命缺陷,貨物的重量有一小半是壓在拉車的牲畜上的,而且平衡性、穩定性也差。重心靠後容易翻車,重心太靠前馬又承受不住,而且不管怎麼調整,兩輪馬車的載重依然少得可憐。

四輪馬車則不同,牲畜只要提供向前的牽引力,不必承重。在良好的路況下,同樣一匹馬改拉四輪馬車,載貨量可以是兩輪馬車的好幾倍,而且還不必擔心翻車。

並且四輪馬車的原理也極其簡單,在唐朝前面一千多年就已經在歐洲被髮明出來。其底盤結構無非是在前面兩個車輪的車轅上裝一個可以轉向的轉軸,後輪車轅拉桿的前端套在這個轉軸上。

於是五天前,蕭去病畫了兩張結構圖,交給包巧讓他想辦法造出來,少府左尚署本來就是負責車乘製造的。又因為將作監左校署負責木器製作,李岫木器和各種器物製造上又是行家,所以在包巧的建議下,蕭去病便找到李岫一起來研發。果然這個李岫一看到蕭去病的圖紙,立刻興奮地直呼巧妙,然後就以萬般的熱情投入其中了。

於是兩個部門幾十號人在一起研發了四五天,底盤一天就做出來了,非常靈巧,但車廂如何安放卻讓眾人費勁了腦筋依然不夠完美,最後他們都寄希望於蕭去病。這四輪馬車既然是他提出來的,想必他會有好辦法,哪裡知道蕭去病也說不知。

蕭去病確實不懂,不過即使懂也不會直接告訴他們,他需要是這些技術人員的自身不斷的進步,不斷地學到新的知識,而不是凡事都來問自己,形成依賴性。

別說自己不是萬能的,就算是萬能的也無法一個人做所有的事。所以蕭去病必須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激發他們的研究熱情,到時候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技術人才,大唐的科技水平才會一點點提高。

蕭去病已經在這些工坊說過了,凡是能夠發明創造一些有用的東西,或是對原來的技藝作出重大改進的,自己都將重重有賞;如果感覺對方是個人才的,還將委以重任。此命令一下達,這些工匠和技術小吏這幾天簡直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沒日沒夜地鼓搗東西。

李岫和包巧等人有些失望,但轉瞬又高興起來,原來蕭大將軍也有不如我們的地方,立刻對自己充滿信心,趕著這輛馬車就要回去繼續想辦法改進。

蕭去病留下了李岫,引著他來到一間會客室。在李岫和李倓微微疑惑的眼神中,蕭去病緩緩開口:“巖璋兄,去病把你請到這來,是想和你說一說令堂的,不知道巖璋兄對令堂的所作所為怎麼看?”

李岫神色複雜,“子不言父,我能說什麼呢?”

“那我試言之,巖璋兄看我說得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