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絲大道便算萬分不易?”

“何為得道?”張潛問道。

“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一所指便是大道於虛無中所生的一道元炁,故得道自然是指修士百骸暢通之後,從元精之中生出先天真氣。”黑衣老道解釋道,順口又提了一句,“而且修行界中之名號也是以此劃分,未生先天真氣之前一律為修士,只有得道之後方可成道士。”

“魔宗也稱道士?”張潛納悶的問了一句。

“我魔宗修得也是大道,如何稱不得道士?”那黑衣老道睨了他一眼,而後說道:“魔宗之名不過是道宗那些食古不化的牛鼻子老道強加於我等頭上的虛名,我等一心求道,也懶得與他爭辯,故也自稱魔宗。”

“那魔宗與道宗又有何不同?”張潛繼續問道。

“你可知《道德經》有一言闡述天人之道的分別,二者何如?”黑衣老道反問一句。

張潛聞言略一思量,道德經在世間流傳甚廣,其地位早已凌駕於儒家的四書五經之上,連那不識字的鄉野莽夫都能倒背如流,可以憑此免了每年的人頭稅,他自然也不例外,略一琢磨便知道老道指的是哪一句,而後說道:“道長可是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這句話?”

“便是。”老道點了點頭,頗為滿意張潛的回答。

“與其說是道魔之分,不如說是天人之分。”老道微微一捋鬍鬚,侃侃而談道:“道宗奉天之命,替天行道,自然不敢從天地之間索取半分,而我魔宗卻以人自居,不拒此等小節,自然要從天地之間攫取種種元氣,因此在修行法門上便與道宗有所不同,自煉精化氣一境開始出現偏差。”

“道宗練氣,講究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淨為丹基……”

“什麼意思?”張潛聽的迷迷糊糊,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