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就當支援,我們所要注意的是引導孩子如何去看待老師的不同觀點甚至是老師的錯誤觀點,本著尊重老師的態度去與老師溝通。另外,家長還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在孩子的錯誤中培養孩子“屢敗屢戰”、愈戰愈勇的精神。有句名言說得好,“畏懼錯誤就是毀滅真理。”。孩子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於引導孩子從錯誤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而不是加以指責。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犯錯誤或是一錯再錯這是在所難免的,儘管錯了,但孩子還是不斷的在嘗試、在探索,這是孩子天生的求知慾決定的,也是孩子難能可貴的地方。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孩子的錯誤加以指責,就會使得孩子慢慢變得膽怯,由於害怕錯誤而害怕去嘗試。不敢嘗試還哪來的靈性和悟性?這樣一來,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也就被家長給扼殺了。與此同時,家長還要營造責任明確的家庭氛圍。該誰做的事就是誰做,決不可包辦代替,還要給孩子樹立榜樣,該我家長做的事我一點也不含糊。家長一定要捨得放手,很多時候,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家長往往擔心孩子這樣、擔心孩子那樣,會不會受傷啊?會不會累著啊?這些問題不是不該考慮,但要看是什麼事情,在這方面,家長的擔心往往太過了,這也是現階段的孩子自理能力越來越差的原因之一。家長包辦代替的太多,管束的太多(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拿著管),使得孩子沒有嘗試的機會,失去了很多切身體會的機會。這樣,孩子又怎麼會從做事的過程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又怎麼能形成悟性和靈性?所以,家長一定要意識到在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方面,懂得放手才是真正的愛。讓孩子透過對家庭裡所定位的每個人的不同責任要求來讓孩子去做事,讓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來感受和體會,家長再加以引導,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過程本身也是培養孩子悟性和靈性不可或缺的過程。
總之,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悟性和靈性,這樣,才能使得孩子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個“呆子”或“書呆子”,這才是“智道教育”之真諦所在。 。。
十二、尊嚴教育
何為尊嚴?尊嚴即對一個人人格的重視和肯定。何為人格?格即格子、框框,人格就是做人的框框和規範。在框框內行事就是人,行為超越框框就非人。所以,尊嚴就涉及到一個把自己當不當人看的問題。有尊嚴的人必是肯定自己作為一個人而存在,把自己當人看。不把自己當人看的人,無所謂人格,要麼不把自己當一回事,貶低自己,要麼超越人格的框框,顯示出*的一面。而如果一個人的尊嚴很強,上升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甚至是“士可殺不可辱”的層次,勢必是個很有骨氣的人,是不會受到威逼利誘的干擾的,那便不是一般的人,是“超人”。缺乏尊嚴所帶來的後果有兩種:其一,唯唯諾諾,毫無骨氣,自己不把自己當回事,奴性十足;其二,自己沒尊嚴意識,當然也不會去尊重、維護他人之尊嚴,所以,往往表現為對他人尊嚴的踐踏,*十足。
中華民族自古就不缺乏尊嚴的思想。早在《周易》中就有“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不事王侯,志可則也”的說法。“不事王侯”即是不屈服於王侯,亦即保持人格的獨立。孔子亦講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肯定了人人都有不可奪的意志。他又讚揚伯夷叔齊說:“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所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即是保持人格的尊嚴,不屈服外在的勢力。孟子更進一步指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生命是寶貴的,但是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死亡是可厭的,但是有比死亡更可厭的,這比生命更寶貴的即是人格的尊嚴;比死亡更可厭惡的即是人格的屈辱。其關於大丈夫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更已成為人們對尊嚴定位的普遍座標。《禮記》提出的“士可殺不可辱”的觀點更是成為對尊嚴定位的最高參照。
但就整體來看,中華民族往往只有在民族危難關頭才能表現出強烈的尊嚴意識,無數英烈為了民族拋頭顱、撒熱血為我們樹立了典範,而在民眾內部,作為個人在人與人之間是很缺尊嚴意識的。換言之,民族尊嚴很強,但缺個人尊嚴。可以講,儒家的道德體系之所以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反而形成道家所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尷尬局面,與此不無關係。“嶽不群”式的道貌岸然的傢伙的產生,就是個人尊嚴缺失的結果。在中國,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