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的浮萍一樣的遊蕩著,和當初他在新疆幹馬賊的時候倒是有點像。
有時候,遇見陷入困境的百姓,胡飛也會把手頭富裕的糧食拿出來,能救一個人算一個人。救了百姓,官兵們的口糧就不夠了,有的時候就難免會餓上一頓。
在黃泛區裡遇見鬼子的機會開始的時候並不少。當黃河決口之後,那幾個鬼子追擊師團被洪水所困。鬼子師團的重武器大部分都陷到了洪水裡,鬼子兵也讓淹死了成百上千的人。被洪水困住的鬼子聚成堆,擠在某些地勢較高的孤島上等待救援。
鬼子派出飛機空投了大量的橡皮艇以及糧食藥品等物資,被洪水困住的鬼子們坐著橡皮艇,吃著飛機空投的糧食逐漸的往安全的地方轉移,慢慢的往黃泛區外面退。
胡飛只要是遇見鬼子,就等於是遇見了一次發財的機會。遇見小股的鬼子,不用說就是上去全殲!如果遇見的鬼子人數太多,不能力敵他就智取。
天黑之後,胡飛帶著袁方倆人換上鬼子軍裝,身藏匕首,悄悄潛入鬼子軍營。找到鬼子指揮部,一刀捅死指揮官。搶劫了金銀財寶、重要檔案資料,火燒了糧草輜重,然後倆人再趁亂逃跑!
從花園口到淮河,黃泛區波及蘇豫皖三省四十四個縣,受災面積達到兩萬九千平方公里,形成一個長四百公里寬十到五十公里不等的沼澤地帶。
這麼寬廣的一個黃泛區,當中難免有日寇的部隊,也有**的防區,更有八路軍游擊隊、武工隊的活動區域。胡飛在當中藉機吞併小股的零散**、襲擊日寇,有時候也會和八路軍游擊隊或者是**合作幹鬼子一票大的。
黃泛區裡的生存條件很是艱難,胡飛卻樂在其中,他的獨立騎兵大隊也在不斷的戰鬥當中逐漸的壯大了起來,慢慢的又接近了原來的水平。
第一章 救災
寬闊的河面,土黃色的濁流帶著泥沙、樹枝、以及各式各樣的雜物向著東南方向滾滾而去。這裡曾經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土,這裡曾經是富饒的中原,這裡曾經是中華先民的居住之地,如今這片土地卻被冠上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新名字——黃泛區。
胡飛帶著部隊沿著這條新出現的大河在行軍,和隊伍同時前行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一支奇異隊伍。
這支隊伍裡的人穿著各色服裝,有推著平板車獨輪車的、有抱著雞牽著羊的、有挑著擔子,擔子一頭坐著孩子另一頭是半口袋糧食的、還有的是扶老攜幼一大家子集體出行的。這,就是一支難民組成的隊伍。
黃河改道淹沒了他們的家園,淹沒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謀生無望的人們只好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離開他們自幼生長的家鄉,扶老攜幼的去逃荒。
這些天以來,胡飛已經遇見了太多的逃難隊伍。對於難民的悽慘遭遇他從剛開始的滿懷同情,到現在已經逐漸見怪不怪了。
自從黃河決口之後,鬼子在暴躁無常性的黃河面前吃盡了苦頭。如今的黃泛區中,已經很少能見到日軍的影子了。
鬼子也不傻,黃泛區裡除了難民就是沼澤以及隨時都會再次改道的新黃河。這裡沒有他們需要的錢糧財富、也沒有**的精銳部隊,鬼子不是救災隊,他們當然要走。
胡飛的部隊也不是賑災救難的救護隊,在沒有鬼子的情況下,胡飛也在尋找著離開黃泛區的路。
“救人吶!快救人吶!”一連串焦急的呼喚聲中,順著河邊跑過來幾個衣衫破舊的難民。這些人一邊跑、一邊喊、一邊還朝著河裡面指指點點的。
胡飛聞聲向河中望去,就見黃水當中有個黑點一浮一沉的,看樣子就像是個失足落水的人。胡飛無奈的嘆了口氣,這幾天來他的部隊已經不下二十次搭救落水的人了。再這樣下去,獨立騎兵大隊也別打鬼子了,乾脆改成專業的打撈隊算了。
離開,是以後的事,眼下該救援的他還得救援。眼看著百姓遭遇劫難而不救,那可不是一個軍人的作為!救人!胡飛一聲命令,從隊伍裡立刻站出十幾名壯小夥子開始脫衣服。這些就是騎兵大隊裡水性最好的人了。
已經有過二十幾次成功救護經驗的人,再做起這些事情來自然是輕車熟路。這邊水性好的救護員在脫衣服準備,那邊已經有人準備好了救生繩挨個兒的捆在這些準備下水的勇士腰裡。水性再好,在黃河裡頭也得做好防範工作。要是救人不成再把自己搭進去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噗通!噗通!”一連串的水花翻濺當中,救護隊員已經奮身躍入了黃色的激流之中。被水衝下來的人速度太快,已經由不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