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到了第三組。
臨分手的時候,楊立本終於忍不住拐彎抹角的向胡飛打聽,“胡司令,昨天那兩位朋友今天來了沒有?”他還在猜那倆人到底是誰呢。
“昨天?哦,昨天的朋友呀,原來你們結下了如此深厚的友誼?真是恭喜。該走了,告辭告辭。下次我儘量安排那二位來和楊團長見面。告辭。”胡飛一抱拳,帶著張雅怡往外就走。苟天曉笑嘻嘻的對著楊立本也抱了個拳,隨後快步也跟了上去。
這算什麼?這是什麼都沒說呀!從胡飛這幾句話裡楊立本唯一得到的資訊就是,半夜裡來的那倆夜行人確實是胡飛的人。可確定個這有什麼用呢?就算胡飛矢口否認,楊立本都不會信,他早就認定那倆人是胡飛派來的了。要不然的話,哪個小偷會大半夜的偷完東西之後再逼他寫那個東西?
想不通啊想不通,楊立本無奈的搖搖頭。想不通就不去想了,儘快把起義的事情辦好了是正經的。等將來大家都是**了,都在一個鍋裡吃飯了之後,有的是時間問清楚這件事。
胡飛回去之後也沒閒著,要讓榆次縣的偽軍團起義,當中還不知道會遇到多少阻力呢。榆次縣的鬼子會坐視不理嗎?太原的莜冢義男會看著不管嗎?那根本不可能嘛!
既然這次定性為起義而不是反正,那就要拿出聲勢來,最好一舉佔領縣城。不管時間長短,哪怕只有半天,甚至一個小時也是好的。佔領縣城之後,把通電發出去,那就算成功!
再往後,就到了怎麼把起義部隊給平安帶出去的關鍵一步了。要是這邊起義了,那邊就被鬼子給包圍了,最終還殲滅了,那可就太失敗了!將來哪個偽軍還敢再反正?胡飛還怎麼收編偽軍部隊?再往大了說,他怎麼跟第二戰區閻長官,怎麼跟軍委會委員長交代?怎麼跟全國民眾交代?
所以,這個起義前後的策劃是非常重要的,眼下胡飛重點要做的就是這個。為了策應起義軍,胡飛寫了封信給參謀長劉冬,說明這邊情況的同時也提出要求調兵!
胡飛在信上要求把吉金彪的騎兵團、楊金生的步兵團調過來準備接應。這兩個團現在就是八八支隊的絕對主力了,把他們調過來,胡飛就是做了打硬仗的準備了。萬一事不湊巧,那就拉人過來和鬼子拼了!
第四天的時候程老杆領了一個人來見胡飛了。一進門程老杆就介紹:這位是偽九團的三營副,名字叫做程雙喜。
程營副趕緊立正敬禮,從敬禮的姿勢上看這位當兵的年頭還不會少了。胡飛回禮,態度和藹的問人家今年多大了、當兵多少年了,家鄉住處、家裡都有什麼人之類的,總之就是關心群眾拉家常的意思。程雙喜規規矩矩的一條條回答了胡飛。
這位程營副今年三十有二、十八歲當兵已經當了十四年兵了,絕對算是個老兵。以前是晉綏軍,後來跟著長官混成了皇協軍。家裡有爹孃,住在鄉下。他當了偽軍之後回過一次家,還捎回去一點錢。脾氣暴烈的老爹聽說他在給鬼子幹事之後,當天就把他打出了家門,從那以後他就沒和家裡人聯絡過。
當偽軍丟人呀,別人是無家可歸,他是有家不能回!現在有機會能棄暗投明重新當**了,他當然不能錯失良機。
偵察營長程老杆怕事情發生變故,就急著想在偽九團當中發展幾個內線,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程雙喜。倆人都姓程,五百年前是一家,說起話來自然就比旁人多了幾分近乎。
程雙喜是想和八八縱這邊先套上關係,等將來過去了他也好更快的融入新部隊;程老杆要發展下線瞭解偽九團的實時情況,正需要他這麼個人。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程雙喜變成了程老杆的內線。
今天偽九團裡頭出了一件大事,程雙喜覺得有必要通知他那個在八八縱當營長的本家,這才冒著風險偷偷跑出來了。程老杆一聽就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擅自拿主意,帶著人來給長官彙報。
胡飛耐著性子聽著倆人說了一大串前因後果,等把情況將說完了,胡飛似笑非笑的看著倆人也不吭聲,就等他們說那件大事了。事情要真的重要還則罷了,要是不太重要,程老杆,你就等著我給你穿小鞋吧!
當然,程老杆辦事還是比較穩重的,他一般也不會亂來。越是這樣,胡飛就越期待這件事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能讓程老杆都不顧程式的把人直接領到他跟前了?
事情還真是大事。原來,在胡飛沒接觸偽九團之前,甚至是在八八縱沒回晉綏以前,中央軍、八路軍、晉綏軍,就已經和偽九團接觸了。三方都想收編了這個偽軍團,都開出了不菲的價碼。楊立本是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