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的只是錢,只是生意。
甚至,他們對於遊戲的瞭解都少之又少,大概就和普通家長處於一個水平。
當然了,這對於他們也是有利的,他們說的淺薄道理,由於正好和普通的家長的認知類似。因此,不用仔細琢磨打磨,就能獲得家長們的贊同。這樣生意不就更好做了。
“一入院
進入網戒中心,家長首先會簽定一個合同,主要內容一個是保證“相對足療程”就是不滿四個月不能出院(現在應該是5個月了)一個是要求家長的絕對配合,服從一切規定。另外還有一個是要求所有入院人員的影象資料都可以由網戒中心隨意使用。籤合同的雙方是家長和家委會,注意,不是醫院,而是家委會。家委是由楊醫生在入院病人家長中組織的一個團體,最高是家委主任,經常性的更換。簽名了以後,孩子就成為盟友了,也就是某市四院精神科的病人。
現在住院的盟友是沒有機會和揚永信進行交談的。由於大多數的盟友是被騙或者被強制送來的,不願意呆在網戒中心。針對這種情況,網戒中心在入院的老盟友中挑選出一部分人稱為“接待”,由他們出面用強制性的手段把新來的盟友送進13號室進行醒腦治療,也就是電休克治療,迫使新盟友留下來,一般新來的盟友要進行20分鐘左右的治療,很多人只一下就受不了了,表示願意留下來,但是求饒基本沒效果,醫生還是會給你做下去。家長大多數是被告知盟友是腦子有問題,必須經過治療才能清醒,因此都不會干涉治療。治療的痛苦程度無法用語言描述,沒做過治療的人永遠無法體會治療的意義,那種痛苦不存在任何普通人的記憶裡。經過治療以後,盟友們會被迫表示願意留下來。治療是所有盟友必須經歷的。有個大學生,自願去了那裡看病,但是由於沒有見到醫生,也沒經過診斷拒絕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