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男說的祝盛老夫子了。
課堂裡面,同樣是低矮的案臺,盤膝坐著三四十個書生袍服打扮的學子,有男有女,不過卻是女子居多。
天養學府的規矩,女學子的數量,必須不低於男學子,對女學子來說,修行文道比舞刀弄槍更加容易接受。
當然,修行文道不易,能在這裡修文的,資質基本都是不差,只不過出身寒門,家境貧困,難以進入其他書院求學而已。
楚河正了正臉色,隨後恭敬說道:“弟子楚河,前來文學堂聽講。”
祝盛這才抬起頭,看不出什麼神色的上下打量了楚河一陣,隨後沉聲說道:“你就是楚河?第一天前來聽講,為何遲到?”
其他學子沒有停止朗誦,不過目光還是忍不住朝楚河這邊看來,皆是驚疑。
他們也聽過楚河進入天養學府,但他們可不知楚河會來修行文道。
在他們心中,如此一個年紀輕輕,武道極為犀利的少年天才,定然是專心致志修行武道,追尋武道的更高境界,是不可能分散精力進修文道的。
就算修煉資源不缺的豪門士族子弟,也極少文武雙修的。
這和資源沒有多大關係,是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那些傑出天才,最多也就是兼修下基礎的文道武學,有個瞭解或者略微提升下體魄便是。
除非是難得進步,如李勸學這樣在四品學士上蹉跎許久,不得不別走蹊徑,兼修武道,看能否助文道突破。
按照道理,楚河已經有了如此武道修為,就算真的想了解文道,也早該瞭解過了,不可能現在才來求學。大部分天才學子,通常三五歲就開始啟蒙教育的。
楚河聽祝盛如此說道,略微一愣:“回夫子,文學堂不是辰時開始講學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