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裡出土的,因為出土的地點不同,所以蝕鏽和色沁的性質亦不同。
打個比方說,南方水坑或地氣特別潮溼、地層特別多積水的,這裡面出土的古玉就多水鏽,北方出自幹坑的,多數古玉的土蝕亦多,這塊玉璧上面的黃色,就是土沁色。
由於土吃水蝕,加上乾溼不同的經年累月煎熬,古玉即使有最美麗豐繁的色沁,亦會隱而不彰,藏而不露,再加上玉理本身有深淺色,同時亦侵積了不少汙濁之氣。
我們若不加以盤之玩之,便玉理不顯,色沁不出,汙濁之氣不除了若要上佳色沁的古玉顯出寶石之色,那就必須要用盤法將玉器養出來了。
玩古玉的圈子裡面有這麼一句話:藏而不玩,則等於暴殄天物,得寶如得草,這也說明了盤玉的重要性。”
“老么,說重點,這玉該怎麼盤。”偉哥聽得有些不耐煩了,出言催道。
“這口有點渴啊。”莊睿吧唧吧唧嘴。
“來,哥哥這有紅牛。”馬胖子很配合的扔過來一罐飲料。
“嘿嘿,謝謝馬哥。”
莊睿也就是和幾人開玩笑的,把紅牛放到一邊,繼續說道:“玉器有三種盤法,分別為“文盤”、“武盤”和“意盤”,也有人稱之為“緩盤”、“急盤”和“意盤”。
“文盤”是指將一件玉器放在一個小布袋裡面,每天都貼身帶著,用人體較為恆定的溫度去蘊養,要等到一年以後,才能在手上摩挲盤玩,直到玉器恢復到本來面目。
文盤耗時費力,必須有耐性,不能急躁,這也是古人修心養性的一種方法,通常用文盤兩三年之後,古玉的色沁才會微顯而已,要是玉器入土時間太長,用文盤法,那要盤玩往往十來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將玉盤出來,
給你們說個小故事,在清代歷史上,曾有父子兩代盤一塊玉器的佳話,窮其一生盤玩一塊玉器的事,這塊玉被盤玩得包漿鋥亮,潤澤無比,現在被收藏在北京的一家博物館裡,有專家估計,這一件玉器已經被盤玩了一個甲子(60年)以上。
這種盤法現在很少有人用了,不過要是遇到一件五色沁以上的上好古玉,那還是用這種辦法來盤比較好,因為這樣盤出來的玉,才足夠珍貴。
本身材質差一點的玉器,要是能文盤的方法盤個幾十年,僅憑這功夫,都能賣上個幾十萬。
就像是翰海拍賣公司,就在前不久才拍過一件很普通的玉璜,年代是戰國時期的,不過盤的相當好,沁色包漿都很不錯,以209萬RMB成交的。”
“老么,我這塊也是漢玉啊,這價錢差的也太離譜了吧?”
老四一聽這話坐不住了,開口打斷了莊睿的話,他倒不是覺得馬胖子出價低了,而是感覺這都是漢玉,價錢差的這麼多,心裡有點不平衡而已。
第一百七十三章 盤玉(中)
“離譜?四哥,這塊玉你要是能手不離玉的盤上個七八年。我敢保證,也能賣個幾十萬,要是這塊玉質稍微好一點,上百萬也不稀奇,怎麼樣,你把錢還給馬哥,自己玩玩?”
莊睿笑著看著老四,這盤玉可是個細活,不是真心喜歡玩玉的人,一般都是堅持不下來的,半途而廢的人多的是,就老四這性情,能玩上三五個星期,都算時間長了。
“得了吧,你知道我沒那耐性的,還有什麼速成的盤玉方法,你也說說看,要是方便點的話,我再去淘塊好玉去。”老四悻悻的說道,他心裡對這個玉璧還是有點疙瘩。
“你以為淘個古玉是去市場買大白菜啊,就你今天這漏。都是運氣好踩撿到的,沒看到偉哥只淘到個漢代白瓷呀。”
“哎,說我幹嘛啊,老么,別扯遠了,把“盤玉”剩下的法子說來聽聽吧。”
老大怕莊睿說出自己早上那漢代瓷器的事情,那事要是傳出去,丟人忒大發了,連忙岔開了話題。
“嗯,文盤講過了,咱們就說說“武盤”吧,所謂“武盤”,就是透過人為的力量,不斷的盤玩,以祈儘快達到玩熟的目的,這種盤法玉器商人採用較多。
玉器經過一年的佩戴把玩以後,硬度就會逐漸的恢復,然後用舊白布(切忌有顏色的布,一定是要白色的)包裹後,僱請專人二十四小時不停,日夜不斷的磨擦,玉器磨擦升溫,就會越擦越熱,過上一段時間之後,再換上新白布,仍然不斷的去磨擦。
這樣玉器磨擦受熱的高溫,可以將玉器深埋地下之中的灰土。快速的逼出來,色沁不斷凝結,玉的顏色也會越來越鮮亮,大約一年有個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