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點所在,必處風口浪尖。”

太平公主笑道:“當今在朝堂上,身居哪個位置不是處於風口浪尖?在座諸位。誰不會心存惶惑害怕危機降臨?就算是我也難免會有危機之感。”

眾人都配合的笑了笑,氣氛變得輕鬆了一些。

劉冕仍是沒有發話,只是坐著靜靜的聽。

李昭德復而問道:“那依潞王與公主之見,何人為儲比較合理?”

“當然是當今皇帝。”太平公主快語而道,“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地。”

眾人都一時愕然,無人接話。過了半晌,方才紛紛點頭贊吮:“所言有理。”

黑齒常之心直口快,這時道:“依卑職之見。潞王也好,皇帝也罷,都可勝任東宮之主。唯獨不能讓武三思得逞!”

這句話一扔出來,就像是馬上點燃了導火索。剛剛氣氛還略顯壓抑而沉悶,現在馬上變得熱烈起來。大家都七嘴八舌的道:“是啊是啊,絕對不能讓武三思得逞!”

在這個觀點上,李黨們的觀點是絕對統一的。

劉冕仍是在慢條斯禮的喝著茶,面帶微笑的欣賞眾人的表演一言不發。^^^^

太平公主就坐在他旁邊,這時有點惱火瞟了他一眼遞來眼神,示意他說話啊。怎麼啞巴了?

劉冕撇了撇嘴擺出一個無辜的表情,依舊故我悶不吭聲。

在座的人當中,除了薛訥和論弓仁。所有人的地位輩份都要比自己高。劉冕可不想喧賓奪主地出風頭。再說了,關於東宮一事的政治態度與觀點,劉冕早就對太平公主交過底了。那種皇家之事還是讓他們皇家之人自己說出來的好。雖然在座的都是同一黨的黨友,但是劉冕要是說出來,免不得讓人覺得他太好管閒事野心太大。

經過那麼多事情以後,劉冕變得精明圓滑了許多。看起來拉風的事情,表面風光暗藏危機,不妨少幹為妙。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了一陣,李賢招招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後道:“看來我們的觀點還是很統一地。武三思野心勃勃覬覦太子之位,幾乎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來。太后登基為帝就當主天下之事,她要立誰為東宮我們都無話可說。只是這武三思心術不正胸無大才,將來若被他竊得國祚我大唐天下就真的是完了。”

李賢這話說得隱晦。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是太后改了國號登基為帝,大唐卻仍然精髓尤存本質未變。而那老太太今年已經六十三歲了,撐死能活個二十年。到那時候就算大家不作努力也能收復大唐神器。但萬一讓武三思得逞竊去國體,大唐可就真的要亡國了。

這樣的話大家都不會言明。但絕對心知肚明。

李昭德撫著鬍鬚。不急不忙的道:“現在武三思深蒙太后寵幸,權勢一天盛過一天。在他左右。有鳳閣侍郎檢校內史宗秦客、文昌右相岑長倩、建昌王納言武攸寧這三個重要臂膀。^^^^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都非等閒之輩。”

狄仁傑久未作聲,這時道:“宗秦客身為內史,負查檢彈劾百官之職,我等皆要憚他三分。但此人貪念過眾,以職務之便索取錢賄謀私得利,太后想必也是有所查覺。他雖是太后從父姐姐的兒子算來也是國戚,但太后向來憎惡貪贓枉法之人。只待時機一到,應該不會放過他的。”

“狄公所言極是。”李賢接過話來道,“宗秦客現在在朝堂上太過囂張跋扈。太后已經注意他許久了。如今太后忙著登基要保持朝堂穩定,暫時還不會動他。但只待大局穩定,太后定然對他下手以正朝綱以儆效尤。到時,鳳閣侍郎與內史一職將出現空缺。在下以為,狄公清正廉明鐵面無私是最合適的人選。我等到時不妨竭力保奏狄公接任此職。這樣一來,朝堂格局就會向著對我們有利地方面發展。武三思失去一臂,我們卻能增強力量。”

“卑職何德何能,慚愧、慚愧!”狄仁傑謙虛起來。

“潞王高見!”李昭德等人連聲附合,“吐蕃使團一案讓狄公之名遠播宇內,太后對狄公的信任也增加不少。的確合適。劉冕暗自笑了一笑。心中暗道:政客,這就是政客。在政治上真地沒有絕對地正直與邪惡,也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在座的諸位都表現得一身慷慨正氣,其實何嘗又不是同樣幹著損人利己的勾當?辦了宗秦客就能提拔狄仁傑……朝堂之種,當真步步血腥。每上升一步就要踩著別人的頭臚與屍體。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裡就是個角鬥場,你不殺人,就要被人所殺。你不提著別人的頭臚慶功領賞,就要被人踐踏下去粉身碎骨。政治博弈的雙方就像是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