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
片刻之後,金鑾殿旁走進來一隊宦官先在龍椅下站定,然後扯長了嗓子喊道:“皇帝駕到!”
眾人心中一彈,一齊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果然,金鑾殿左側的偏門裡。消失許多時間了地皇帝李治不急不忙的走了出來。他彷彿胖了一點,臉上有點不太健康的蒼白顏色,神色略顯緊張。走到龍椅邊後,聲音都有點不自然的道:“眾卿,平身吧!”
眾臣都起身站了起來,全都下意識的用餘光瞟著這位難得見面的皇帝看。
片刻,司禮宦官再度高喊:“聖母神皇駕到!”
眾臣只得再拜一次:“聖母神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吼的嗓門比剛才還要大。
武則天一身盛裝雍容華貴的走了進來,在龍椅後珠簾下坐下:“眾卿平身。”威嚴十足。李旦也回身拱手對武則天施禮:“皇兒給母后請安。”
“陛下多禮了。請安坐。”李旦這才坐了下來,但顯得很是侷促不安。眼神有點飄忽都不敢直視座下地臣子們。
武則天方才坐定,金鑾殿外的司禮臣進來報道:“報陛下,聖母神皇:潞王、太平公主與九江王、河內王等十餘名郡王一起求見,請求上殿進諫!”
武則天沒有說話。看樣子是有給皇帝一點面子讓他表態。李旦稍等了片刻才回過神來,揚手道:“宣!”
眾臣都頗感驚訝,這些皇子皇戚們還真是很少這樣成群結隊的出現在朝堂之上。看來今天當真不是個平常日子。
李賢排頭走了進來。一身親王紫龍袍氣質閒定步履輕盈。太平公主緊隨其後,華麗如珠令滿堂生輝,明豔不可方物。許多頭一次見到太平公主的大臣們眼睛都有點直了。跟隨在後順的是九江王武攸歸等十幾名皇戚郡王。眾人進了班堂分成兩列拜於堂中。李旦都叫平身,就讓他們獨立站成兩排居於金鑾殿下。
珠簾後的武則天異常平常,淡然道:“今日朝會由皇帝主持。予只聽政。”
“是,母后。”李旦謹小慎微對武則天施了一禮,轉過來看了一眼群臣。神色很是有點複雜還摻雜著一點驚慌。
今天……對李唐來說絕對是一個災難性的日子。李旦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事已至此騎虎難下。他也只好硬著頭皮將已經準備好的一段腹稿當眾講出:
“六皇兄,太平。諸位愛卿,朕今日有一言,要對大家言明。”
李旦皺了下眉頭,好像有點難啟齒地抿緊了嘴,但仍是說了出來:“朕……至從登基之後,一直身體欠恙,國事全由太后操持。時到今日,太后比朕更適合位居九鼎操持社稷。對於此事,朕不想多說。天意如此,民意如此。朕,今日就當著眾卿的面,決定將皇位禪與母后。由她來執掌乾坤、布儀九鼎!”
“啊……”堂中響起一陣輕輕的低呼。畢竟還有一些人不太知情,這個訊息無異於晴天霹靂。但是絕大多數人、尤其是真正位高權重的人,則表現得異常地平靜。
說罷,李旦從皇位上站了起來取下頭上龍冠,走下金鑾殿與李賢、太平公主等人站在了一起,對珠簾後的武則天拱手而拜:“母后,皇兒肯請母后順天應人,接掌皇權!”
武則天馬上就出聲說話了:“皇帝。你這是作何言語?此舉萬萬不可!”
“母后!”李賢發話了。“天意如此,請母后勿作推辭。兒臣這裡有關隴裴馬冼與長安仕族千餘人的聯名上書,合議肯求母后登基為帝!”
上官婉兒從珠簾後走出來,接過了李賢手中的聯名上奏遞進來。
金鑾殿內異常安靜。當初不知情地人也都回過神來了。今天這是一場早就安排好一切細節地政治秀。大家要做的,就是靜靜的看熱鬧,必要的時候跟著附合一下。有任何異常地舉動都會萬劫不復!
武則天大致翻閱了一遍。慨然嘆道:“裴馬冼家地那人,不是要置予於不忠不義不孝麼?”
“母后何出此言?”一串清脆地聲音響起,此前從來沒有在重大政治場合現身地太平公主,發話了。她道:“忠於萬民、義於萬義、教於天下,乃為大忠大義大孝。如今天下百姓皆願奉母后為主。母后在位,天下昇平百姓安樂,一切有目共睹。兒臣雖乃閨秀卻明天下大義。母后接掌皇權乃是順天應人輝煌之舉,萬不可推辭!”
以武三思為首的武家親王郡王們。自然是同聲附合大嚷起來。朝堂上一下變得熱鬧了。
“肅靜!”武則天長聲一喚,眾人方才安靜下來。她悠然道:“予受先帝託孤之重輔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