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姓的生活穩定。至從她造都洛陽之後,諸項費用暴增國庫入不敷出。她非但沒有增抽稅率,反而還放寬了許多政策,用以穩定國內局勢安撫百姓。”

“這一招使得高明。這也是我那母親地過人之處。”李賢由衷說道,“這幾年十年她執掌乾坤。雖無皇帝之名卻已行皇帝之實。這幾十年裡,包括先皇在內,的確沒有什麼人能在執政的能力上與之相比。也許她無力開疆闊土威服四海。可是守成穩局還是綽綽有餘。如今大唐天下的百姓整體來說還是安居樂業地。要不然,當初徐敬業叛亂和李家皇室謀反時,天下的百姓就會雲聚而來響應。正因為生活穩定,百姓們才不需要透過暴亂來改變生活狀況。因此,這兩次叛亂都失敗了。相信在今後的許多年裡,太后仍然能執掌乾坤定鼎天下。大唐的天下在她手上,至少亂不了。”

劉冕何等聰明之人。聽到李賢這番話已然明白了他言下之意:既然武則天非當皇帝不可、也有能力當好這個皇帝,那便讓他當好了!

不管這是出於明哲保身還是無奈的妥協。李賢的這個態度倒是不出乎劉冕地意料之外。這些大局與大計。二人早在巴州時就談過多次了。當時定下的策略,就是先順應歷史的潮流。然後藉機改變。在不具備條件之前,儲存實力當為首務。

劉冕說道:“在穩定國內局勢地前提下,太后借用祥瑞、佛教為她造勢。洛陽獻碑、大雲經現世,讓太后在民間名聲雀起。現在已經有許多百姓們相信太后是彌勒佛轉世,理當以女身治管國家。與此同時,佛教已有取代道教成為國教的趨勢。洛陽白馬寺的住持,便是……”

李賢擺了擺手:“不說也罷,我知道。”

“嗯……”劉冕點了一點頭道:“民生、朝政,全在太后一手掌握。也許是天意成全,前不久大唐在東北代州完敗突厥,從而讓北狄俯首稱臣。前不久,突厥、奚、契丹、新羅一起譴使來唐修好。與此同時,吐蕃內亂,暫時無力對大唐構成什麼威脅。關河寧定,太后最擔憂的軍事危機也消除了。正因如此,我才估計太后不久便要稱帝了。”

李賢站起身來,背剪著手來回踱了一陣步子,長長嘆息一聲道:“東北大捷的事情,我也早已聽李知士說過了。你與張仁願等人跟隨黑齒常之,大敗突厥。你劉冕更是一戰成名揚名天下。聽到訊息我是非常高興。從而也料定,在消除了來自異邦的軍事危機已後,太后已經有恃無恐,登基上位只在朝夕之間了。她已經年逾六旬,自然比誰都心急。而且依她堅韌頑強的性格,不達目的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地。大唐地國祚,看來離結局不遠了……”

“殿下不必失望氣餒。早時我們便說過了,縱然太后改旗易幟換去國號,大唐的精髓猶存。太后是不會全盤否定大唐地,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表面的改變。因此,匡復大唐並非不可能。我們所要做地,就是儲存自己實力,從而為大唐儲存實力。爭取將來有一天讓大唐站在更高地高度。”劉冕說道。“殿下,這麼多的苦難都挺過來了,現在沒理由退避。”

“是,我知道。”李賢濃眉深皺,悠然說道,“五年了。從東宮事變流放巴州到現在,已經過了快五年了。這五年來,我嚐遍了人間的艱辛,一切寵辱都以看淡。既然上蒼賦予我這樣的使命,我就沒有理由在這時候退避。劉冕。我知道你的來意。太后要登基,是一件古往今來驚天動地的大事。同時,也是一最好的楔機。我若不趁這個機會重新回到朝堂,恐怕就再難尋得良機了。”

“殿下英明!”劉冕暗籲一口氣。看來李賢這兩年沒白活,頭腦仍是這樣的清醒。

“我自有計較。”李賢點了一點頭,眼神深遂的悠然道,“你所要做的,就是保全你自己不要弄險。劉冕,我就算回到朝堂。也沒什麼人能幫我了。你可千萬不能出什麼事情。”

“殿下放心,我現在自保已是綽綽有餘。經歷了這麼大風大浪,戰場上地血火河山也活過來了。我沒那麼容易完蛋的。”劉冕戲謔的一笑。“這兩年來,我身邊發生的故事可就真是多了。要說起來,可以說上三天三夜不歇氣。殿下何時得回洛陽,我再與殿下秉燭而談。”

“好,我期待那一天。”李賢難得地爽朗笑了起來。他走上前來,如同以往一樣拍了拍劉冕的臂膀,“真結實。相比於前幾天,你不僅更加聰穎。更添了許多成熟與穩重了。你是難得的人才。母后慧眼如炬一定不會錯失你的。在這一點上,我充分的相信她的識人用人之能。只不過你也不能犯了她地忌諱。不然不管什麼樣的人才。她都會毫不手軟的除掉。諸如裴炎,諸如程務挺、王方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