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養士的虛名,莫非真像書上所說的那樣,再理智的人也逃脫不了虛榮心的作祟?

孫雲琦用一雙滴溜溜的大眼看了看朱,用試探性的語氣說道:“王爺為何突然想要養士了?王爺不是經常教導我們不要務虛名而取實禍嗎?”

朱捏了一下她的下巴,微微笑道:“王后放心吧,本王養士不是為了務虛名,而是圖實惠。本王養的不是別計程車,而是武士。”

後世的朱經常逛一些歷史軍事論壇,看過眾位網友對世界各國、歷朝歷代的軍隊素質的分析,能引起他極大興趣的除了老朱創立的明軍以外,就只剩下了三支軍隊,它們分別是唐軍、德軍還有日本軍隊。

朱並不是崇洋媚外之人,對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造成的傷害也深表痛恨,但朱認為任何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成功都不是完全偶然的,肯定有其自身的優勢,與其無腦謾罵,倒不如冷靜下來分析,以求取長補短。朱透過對這三個國家的對比,終於發現了它們的軍隊之所以比較兇悍是因為一樣相同的東西軍士貴族階層。

唐朝本來就是貴族建立的朝代,其政權的支柱就是軍事貴族階層,唐代的名將中除了少數人以外,大多出身於豪門。

這是因為唐朝的貴族並不是無腦的富二代,而是一群有著極強的上進心和熱血精神的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教育,讀書識字、騎馬射箭、刀槍棍棒無一不精,這也是他們相對於平民的最大優勢。在和平年代,他們可以憑藉著自身的才學及家族的幫襯步步高昇,在戰爭年代,他們可以憑藉著自身的武藝以及家族可以負擔的起的精良裝備殺敵報國,建功立業。

因此,唐代雖然大禮發展了科舉制度,但由於有龐大計程車族的存在,寒門出身計程車人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壓制。到了宋代之後,經過朱溫發動的白馬驛之禍以及幾十年的戰亂,士族階層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這才有了科舉制發展的光輝時期。

德軍之所以善戰,除了武器精良外,也是因為有著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訓練,並且一直傳承著德國鐵血精神的容克軍事貴族階層。

至於日本,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撞大運的國家,明治維新之前什麼都不是,明治維新之後憑藉著一定的運氣,一躍成為了世界列強。

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其實日本一直以來都算是一箇中等強國,唐朝時,日本被唐軍打的一敗塗地,並不是因為他們太弱,而是因為唐軍太強了,那時候的日本已經開始屢次侵略朝鮮半島,還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甚至是擁有百濟國這個附屬國,怎麼能說弱呢?

元朝時,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征伐日本失敗,大多數人都是認為其中的原因是日本的運氣太好了,元軍兩次都趕上颶風,以致全軍覆沒,國內的一些所謂的愛國青年更是持這樣的觀點,將日本貶得一無是處。

朱一直不喜歡這些觀點,倒不是因為他哈日,而是他認為要想戰勝對手,首先就要正視對手,只是一味地意、淫是強不了國的。

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失敗固然有颱風等天氣原因,但更為重要的是當時日本武士的善戰,能堅持到颱風的到來。

先說第一次蒙日之戰,由於這場戰爭發生在日本文永年間,因此也被稱為文永之役。日本在元朝及其之前的幾百年間裡,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地和出口國,因此也被稱為金銀島。

忽必烈為了得到日本的財富,以及滿足他威加四海的雄心,命令日本稱臣納貢。在收到日本的斷然拒絕後,忽必烈還是著手征討日本。

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

此時的忽必烈還沒有滅亡南宋,因此只佔據了中國北方,當時元帝國正在集結重兵準備南征,因此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並不是很多,只有兩萬五千人左右,漢人也不是軍隊的主力。所以說這一次元朝徵日失敗,不排除有南宋給日本抗血的原因。

公元一千二百七十四年,元朝派去進攻日本的軍隊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的兩萬五千人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女真人和漢人。軍隊的統帥是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是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

元軍航行之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路在九州登陸,準備攻佔日本腹地,這三路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鎌倉幕府調集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

慘烈的戰鬥進行了二十多天,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