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如歐美國家的學生們智商不能說低,體育、品德等等都很不錯,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們漢人為什麼做不到?

正是出於這個理念,他才規定學生只有上午上文化課,下午全都上體育課,而且是室外課,刀槍棍棒、拳腳騎術、五公里越野都要拿出來訓練學生,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若是下雨天則更要練,雨中練習才能彰顯精神。

反正這個年代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理論要學,朱辦學校的目標是讓肅國的人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會一些基本的運算,再有一些基礎的物理化學常識就行了,再多了他也做不到,這麼點東西一上午的時間完全夠用了,下午不練身體怎麼行?畢竟現在還是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要方式還是肉搏,沒有一副好的身體,衝上去只能給人家送菜。寫文章和詩歌是不會將敵人寫走的。

朱將國民上學的年齡定在十五歲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首先太小了不行,像後世的那種六七歲就上學的根本行不通,因為這個時候那些小屁孩還沒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住在學校只能給學校增加負擔,學校沒有那麼多的本錢來聘請保姆管他們。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懂事,調皮搗蛋的比較多,不好好學習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國家的資源。更何況,朱還要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以求他們能夠文武雙全,以資國用。六七歲的小孩子怎麼訓練,這根本就是瞎搞嘛。

綜合上述情況,朱將國民上學的年齡定格在了十五歲,十五歲的人既懂事了,又能生活自理,還能接受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實在是最合適不過的年紀。

而且,朱規定肅國的人民十六歲為成年人,就該承擔成年人該承擔的義務了,比如說賦稅、徭役、兵役等等,十五歲上學也不耽誤這些事,不會為國家的運轉造成不良的影響。

再者,按照保甲制度的規定,凡是肅國滿十六歲的成年男子農忙時幹活,農閒時要隨著甲長、保長一起練兵,十五歲的時候先在學校裡進行一次系統的軍事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等他們成人之後在訓練會省事很多,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孔聖人都是十五歲才有志於學,所以朱認為肅國的普通國民也不用著急,追隨聖人的腳步,十五歲的時候再去上學再合適不過了。

朱將督學大臣俞恩遠叫道自己的王宮,十分客氣的賜了一個座位,對自己這個曾經的老師十分溫和的說道:“愛卿這幾日籌辦學校十分辛苦了,寡人聽說愛卿和大禹治水一樣,是三過家門而不入,內心是十分的感佩。寡人替我國的學子謝過先生了。”

這話說的分量太重了,俞恩遠嚇得連忙起身,衝著朱一拱手,恭敬地說道:“多謝王上抬愛。王上熱心於辦學實乃亙古未有之明君之舉,是我肅國百姓偌大的福音,臣能在王上的領導之下為肅國學業的進步略盡綿薄之力,實在是榮幸之至,榮幸之至。”

朱哈哈一笑,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兩步,一把握住俞恩遠的雙手,十分和氣熱情地說道:“先生不必如此,現在我們的學校辦的怎麼樣了?”

俞恩遠又向朱輕輕地作了一揖,臉上洋溢位自信的笑容,十分自豪地說道:“啟稟王上,有了王上的大力支援,臣已經在敦煌建立了一所樣板學校,打算過幾天開學,初步招生三千人。還請王上能去學校訓話!”

朱對他的工作效率十分滿意,微微地點了點頭,笑道:“嗯,你放心。寡人就算是再忙,也會出席我國第一所公立學校的開學儀式。”

俞恩遠萬分感動,他萬萬沒有想到,堂堂的國王會對一所學校重視到如此地步,這位王上雖然總是做出驚人之舉,但是他能普及義務教育,讓所有的肅國國民都能讀書識字,那也算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了,足以名垂史冊,立即惶恐地跪在地上,感激涕零地說道:“老臣替那些學子謝過王上了,王上此舉一定會名留青史,超越古今帝王。”

朱微微一笑,將自己的這位老師傅扶起來,一臉真誠地嘆了口氣,說道:“寡人倒是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寡人只想著你能為寡人多多地培養出人才來,讓我肅國永遠人才濟濟,繁榮昌盛就心滿意足了。”

俞恩遠慢慢地站起來,胸中的豪氣也被朱激盪了出來,那些武人可以攻城拔寨建功立業,他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是也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為肅國多育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衝著朱拱了拱手,豪情滿懷地說道:“請王上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

轉眼間,就到了開學大典的日子,這一天正好是個好天氣,風和日麗,陽光燦爛,肅國第一所公立大學正式開學,三千餘名學生齊聚在校場之上,等待著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