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我們就在用自己普通老百姓的視角去看一樁被社會輿論關注度極高的案件。我們怎麼看?用我們不太多的法律知識來判定這起案子。
整個大邏輯說得通,你要讓這群人去推定嫌疑人有罪,讓他們拿出無數的法律條款和證據來,那是扯淡,他們也做不到,可要如本部戲的核心——在已經完全證據鏈完整的情況下,我們去在雞蛋裡挑骨頭,要的就是無罪推定的嚴謹,沒有一絲一毫空隙可以鑽,那這些來自各行各業各個階層的人,就有了作用,他們很多時候能夠看到法院看不到的地方,而這些微小的地方,就是楊以辰飾演的監察官,希望從市井中看到的,因為他們的看法就是老百姓的看法,能夠改變他們的思維邏輯,就能讓廣大的民眾服氣、認可,至於是否能夠影響到司法機關對這個案子的判定,那就只能是劇情中大家剛進來的狀態——我們就是走個過場,舉個手錶個決,也就過去了。
飾演一個成熟的男人,三十幾歲,對於楊以辰而言,早已是手拿把掐,觀眾們也不會有任何的擔憂,從他出道增肥故意弄出兇相來飾演了一個最帥的劉華強之後,這幾年就沒少演中年男子,《親愛的》、《颶風營救》,都讓他品嚐足了從三十幾歲父親到四十幾歲父親的角色體驗。
作為一名實際身份為監察官的家長陪審員,楊以辰飾演的角色顯然是在正規的法庭上,受到了規則的限制,無法進行全面的剖析解釋探究,他手頭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最開始楊以辰想這個角色的目的,就是來放鬆一下心情換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所以他才會顯得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因為他接觸的是真正不容有任何錯誤、哪怕一點點遲疑都不能有的地方,換個地方換個心情換個思路,他顯得就格外輕鬆,在旁人眼中他也就格外的矯情,你怎麼總是喜歡鑽牛角尖問一些不著四六的問題呢?
證據鏈都擺在這,幾乎可以算是鐵案了,那又何必在這裡爭論呢?你就跟著我們大家一樣,舉手投票,然後帶著孩子回家吃飯多好,何必呢?何必在這較真呢,我們較真有什麼意義嗎?我們說的話有人聽嗎?得過且過就得了,討論什麼,真以為我們討論出一個子午卯酉來就能改變那個年輕嫌疑人的命運?
拉倒吧,我們就是在這裡皇上不急太…監急。
一氣呵成,除了必須要停下來的鏡頭之外,整個過程是一氣呵成,都是經驗豐富的演員,臺詞不會照搬,但也不會把其中精髓丟掉,偶爾用到自己的一些語氣助詞或是習慣語言方式,反倒給整個過程增添了該有的色彩。
一旁坐在攝像機後面看著監視器的趙老師,大呼過癮,這樣的戲拍起來才過癮,他已經有些按耐不住,先不說這種形式的影片會不會在國內受到歡迎,單純就是這些演員湊到一起拍戲,那機會就萬分難得,拍出來的東西價值都不如拍攝過程中大家作為一名演員碰撞出來的火花價值高,有這一次機會,如果是青年演員,那你運氣足夠好,保證會有長足的進步。
上來,就有一個亮相,儘管穿插著十號老燕京人王志紋和三號計程車司機陳到明的打諢,還是來了一個從頭至尾的單獨亮相,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單獨表現的機會。
先是一號的主持會議,緊接著是二號張嘉譯的兩面逢源和稀泥,三號非常正經有著自己常規判斷的解釋,四號富商葛大爺的陳列細節,五號孫宏雷的沉默,六號比較謙遜的醫生張涵予……
而整個上午的戲中,三號陳到明和十號王志紋是跟主角分庭抗爭的兩位,不斷的起刺,不斷的在這中間插話,三號還好一些,代表的是老人們的一種思維方式,華夏自古孝為先,首先一聽這孩子殺了自己父親,那不用說,這孩子就該千刀萬剮,他們不需要知道這案子有多少疑點,他們只需要知道有一個證據質證這個年輕人殺了自己的父親,那不用說,就是他,哪怕這個父親是個惡棍,子弒父,那都是罪無可恕。
而十號,不耐煩、抱怨中夾雜著對整個社會的那種抗拒,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現如今那些總是抱怨生活的人。三號和十號所代表的群體,人數龐大,也比較激進,發言有份量,他們兩個也是這場討論當中最活躍的,甚至有些不太顧及別人的感受,兩位和楊以辰剛剛合作完《潛伏》,那部戲被稱為電視劇拍攝的教科書,其中很多段落如今都在幾大專業的藝術類院校的表演系、編劇和導演系進行著研究,三個人的表演尤其是三個人聚在一起時的表演,備受推崇,被很多學生反覆觀看研究他們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動作,以此還挖掘出不少在電視中沒有被老百姓看出來的門道。
默契還在,儘管是在群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