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嗯,就這樣絕決定了,地球和大漢帝國各放一個分身,我的本體
第3065章 封地建設(上)
a世界(地球)時間:公元2010年12月5日。b世界時間:大陸歷3210年5月30日。
大漢帝國,右正陽縣,泰康鄉,石亭村。
“東主,這一季的小麥,已經按照您的意思,全部免稅了,領民們都很高興……”管事水易(字行之)笑著的說道。
“很好,這一季作物咱們根本就沒有費心,無功不受祿啊。”蘇擇笑著點點頭。當然,這個蘇擇是“分身”,不過這種由原力構建的分身,和本體根本沒什麼區別,可以說是完全一樣,就連位階低點兒的神祇也辨認不出來。
那些主神位階(強大神力)的神祇雖然有這個本事,但那個大神會那麼無聊,去關注一個小小的巴佬貴族?
現在正是冬小麥成熟的時候,因為蘇擇在新雒帶了一批人回來。這批人除了建設領地之外,蘇擇也把他們安排去幫忙搶收糧食,就連他買的那些構裝體,也派了出去。由於這些額外勞動力的加入。所以他領地上小麥收割得很快。
昨天正是收完的時候,這些小麥都是那些本體領民種植的。如果蘇擇沒有來的話,他們就要向官府繳納稅賦。既然蘇擇現在被皇帝老兒分封到這裡當領主,這裡賦稅自然就應該轉給他。不過按照大漢的規矩,這一季的收穫,蘇擇是得不到的,因為這批小麥是在他分封到這裡之前種下的,自然應該屬於帝國政府。
當然,這種規矩在偏遠地區執行得並不嚴格,可收可不收。畢竟大漢的農稅很低,也就傳統的三十稅一,幾十頃地也收不了多少。再說大漢的農業技術很發達,每年的糧食都吃不完,根本就不在乎這點兒東西。分配到偏遠地區的貴族,本來就比較困難,所以大漢皇室也不計較他們去佔這點兒小便宜。
那個縣令大人為了賣好,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這批小麥的徵收權讓渡給了蘇擇。
不過,蘇擇為了收買民心,就把這批稅給免了。
在大漢這裡,農稅都是定死了的,糧食類作物就是三十稅一,只能低不能高。貴族的封邑,雖然都是自己做主,工商方面的稅率可以自己調整。但農業稅這塊是雷區,是絕對不能自己亂改的,否則就等著被蘭臺的御史們參劾吧。
蘇擇現在有63頃40畝地。其中的熟地是45頃左右,種植小麥大約只有十幾頃。他覺得這點兒耕地,也收不了多少稅起來,索性這一季的收成就免了,就當做是新領主的見面禮吧。
再說蘇擇剛剛在非洲福地發了一筆橫財,哪會把這點兒小錢放在眼裡?
非但免了稅,他還派了那些從新雒僱傭的手下去幫忙,這讓本地的那些領民都很開心,至少第一印象是不錯的。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位新領主並不是那種“天高三尺”的主兒。
……………………………………………………………………………………
右正陽縣的氣候比較溫暖,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中國的華南地區差不多,如果按照中國的習俗,基本上可以保證一年二熟,如果花點兒心思,一年三熟也不成問題。
不過,大概是由於,大漢帝國的耕作習慣,和地球中國有了很大的區別。大家都知道,中國傳統農業講究的是“精耕細作”,恨不得把一塊地輪流不停的種。這種習慣是人多地少造成的,不這麼做養不活人啊。
這種耕作方式的好處是單產高,但壞處卻是大大的,首先是耕作者累得要死,其次是由於毫不停息的耕作,幾年之後,土地的肥力就會大幅度退化。從長遠來看,這種耕作方式是極不合算的。
而大漢帝國就不一樣了,這裡地廣人稀,根本不缺土地,也就用不著使用這種破壞性的種植方法。再加上後來受了精靈的影響,比較注重自然和諧。所以,現在大漢帝國的土地,都是採用的四圃、六圃或更多圃的輪作制,和歐美的種植方式比較接近。
通常是一塊種小麥;一塊種水稻;一塊種蔬菜、雜糧或棉麻;一塊休耕,種豆科牧草,放養牲畜。;
蘇擇的老宅雖然在農村,但他從來沒有種過地,對於農業只是有點兒概念性的瞭解,而且還是“精耕細作”似的,對於大漢留行的這種輪作制,完全就是兩眼一抹黑。
自己不懂的,就要聽專家的。好在蘇擇當時聰明,在聘請的三個管事裡面,就有擅長農業的水易(字行之)。這位農科員先生是5級自然修士,不但能種田,就是要打架械鬥,也是不會